第157章(2 / 2)

皇上对汪贵妃真是极度宠爱,所幸她膝下无子。

不过转瞬,思绪又飘回沈韫身上,再度提道:“殿下,奴婢听闻成宁公主曾到御前向皇上讨要此人,会不会与东宫有关?”

成宁公主昨日便是同她一起进的轩颐殿,若没有些联系,谁会信呢?

三皇子慢慢冷下脸庞,不一时,侧目吩咐:“先盯紧华阑宫,或于我大有用处。”

作者有话说:

我这个狗啃的更新速度,自己都想提刀砍我自己T_T 如果有小天使收藏了我的预收,切记切记,等我文案上标了(已全文存稿)再跳坑!这是本咕最后的倔强和一点点微不足道的诚意呜呜呜呜呜呜呜呜…以后真的会存完再开文的!(以后再莽,我就避雷我自己(>﹏<)

? 第 105 章

不过数日, 华阑宫便传出一些动静。三皇子听到消息时正值傍晚,四面琐屑地钻着风, 拂在衣袖上起不了多高振荡, 心内却迟久不平。

“柳家?”他向窗外扫一眼,侧踱半身,“哪个柳家?”

“底下人报, 汪贵妃身边的那名宫女曾多次出入子武街……所言柳府,应是柳尚书的府邸。”

闻言,三皇子牵动一边嘴角, 轻蔑地笑了笑,“子武街住的臣工可不单柳尚书一人, 按你这么说,那满朝文武有三之一的大臣或有秽乱宫闱之嫌。”

仅凭一条拿不准的证据, 便胡乱攀咬柳尚书, 查探消息的人是活腻味了么?三皇子的目光像锋利的刀刃望在内官身上,岑寂地审查他。

就瞧他眉目一垂, 细声禀着:“殿下, 皇后娘娘千秋宴上, 奴婢同殿内几人都瞧见了一桩怪事汪贵妃的眼睛就没离开过东席,为首的位子便是柳尚书。”

如此谬言,三皇子听罢,唇边复抬起一个嘲讽的弧度,却不似笑, 脸色深得有些发冷。

“柳尚书前日刚才奏劾了汪常寿,他这么做, 是为了掩护不成?更别提柳尚书的公子, 若我没有记错, 柳公子乃今科进士,年未弱冠,岁数相差得也太多了些?”

他的语气不算强硬,可连着发问,骨子里滋养的威严渗透出来,若非伺候驾前数载,此刻便已伏跪下去。

“殿下忘了,柳尚书膝下不止一位公子。”

殿内忽然安静,空气中漫上一抹隐秘的寒。三皇子落在窗畔的手隐约施力,心底仍不相信与汪氏私牵的会是柳家。

但经他提醒,卒然记起父皇曾与柳仲荀谈过他府上的二公子,就在皇后娘娘千秋宴之前。难道父皇那时便起了疑心?

稍刻,三皇子回转神魄,轻声吩咐:“让母妃帮我请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