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1 / 2)

沈韫听言一笑,见他把柳伏钦误认为自己的弟弟,更有些收不住嘴角,“延宥与我一起来的,只是有点耽搁,许会晚些到。这位是刑部尚书柳尚书之子,家中行三,唤他柳三公子吧。”

接着又询他:“阿叔,我祖父身子还好吗?他回来几日了?我在后头一路追赶,却是到澄州都没追上。”

男人哎唷一声,“那姑娘可是来早了,我家老爷前两日才接了老太爷的信,说要出去一趟,这不,还没归家呢。”

“出去了?去哪儿了?”

“老爷没交代,我也不敢打听,只说是元夕前会与老太爷一道回来,吩咐我们把府上收整了,腾几间空屋子。”

说着将胳膊一扫,邀他们入到府中,边请边问:“这也赶巧了,姑娘来了就在府里住下吧?西边正有间带院子的屋,梅花开得漂亮,姑娘一准儿喜欢。我带您去瞧瞧?”

沈韫与其伯父实则谈不上熟络,不过儿时同住一片屋檐下,常有见面,是正正经经的一家人。来到澄州,自然没有宿在外面的道理。

她牵着裙袂入府,观游廊石砌的花样与家中相去甚远,很有一股南方的婉柔之美。

因喜爱作画,所有清嘉的事物在她眼中都值得细细观赏,这会儿分了分神,就听他含混着提了一嗓:“柳三公子也和您一块儿么?”

京城柳尚书的名号他是知晓的,与二老爷不太和睦,但跟他家老爷年轻时候可是挚交。这么多年过去了,韫儿小姐已到婚配的年纪,柳三公子陪她远道而来,想必其中关系绝不是面上这般生分。

沈韫见他误解,怔了须臾,忙道不是,却半晌寻不出合理的辩白,眉睫闪动了一下,“劳烦您将他与延宥安顿在一处吧,我……”

男人屹然笑笑,截过她的话锋,“姑娘不必害臊,少年夫妻么,我晓得的。倘我们小姐还在,眼下也大不了您几岁,说实话,您与我们小姐生得有几分相似,每回瞧着您,都像是瞧见……”

至此节,他顿了顿,“是我多言了,姑娘别放在心上。”

大老爷久居于此,拢共也没几个下人,不讲究京中许多繁复规矩,疏松惯了,倒忘记眼前女子是谁,口出无状,当得好生自省。

沈韫听得那句“少年夫妻”,颊腮蓦地烫了一瞬,后闻及堂姐,突然有些伤怀。

未几睇他一眼,照顾着笑了笑,“不碍事,听阿叔说话,让我觉得十分亲近。”

男人随她一笑,“嗳,是姑娘抬举。”

言谈间引她走到住所,内外装潢清润,与她堂姐少时在家中的陈设相差无几,便有些不好待在这儿了,“不如还是换间屋子吧。”

知她顾虑,男人宽解道:“姑娘放心住下,就是老爷回来也会如此安排的。我先带柳三公子去那边归置行李,您自个儿逛逛。”

言罢领着柳伏钦往月洞门里头踅进。

他们走后,院中空无一人,沈韫淡睃一眼,不知怎的,想起曲安县那堆可畏的尸衣,有些裹着人,有些裹着骨,直激起她一阵胆寒。

傍晚又见一个丫头跑来问她要不要与柳三公子一同用饭,得她应下,便摆在庭内一张八仙桌上,请了柳伏钦过来。

夜风悠长,姝红飘拽,宽敞的小院里只他们二人,好似岁月被冬日固结,生出一种不真实的梦幻之感。

“你能住习惯么?”沈韫坐在长凳上,突然开口。

柳伏钦随她来澄州已是不恰之举,目下还同她住进大伯父家中,怎么品咂皆有一股奇怪的况味。

他却不觉似的,颔首说都好,隔着半张桌案望她,记起下晌那位如同管家的男人,意满地笑了笑。

“你大伯家里的人倒是有些意思,眼色也不差,一下就看出我是你的夫婿。”

口吻漫不经心,目光却很灼热。

沈韫被他盯得浑不自在,没缘由地将心中离奇的思想吐露,“你还不是呢。就算是,以你如今的情形,顶多是个赘婿。”

闻言,柳伏钦愣了一刹,挑着眉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