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或者是江府的什么旁支亲戚,只是略在席上坐一坐,并不值当深交。

但再怎么不值当深交,也断没有上门把主家宾客惹哭的道理。

裴二娘子正懊恼,突然听见有人笑道:“恕妾直言,裴娘子这话说得不对。”

出声者正是傲霜,她起身先朝裴二长揖,又朝郑氏和江婉长揖,行罢礼才开口。

“昔日陶令不解音律,只以素琴会友,’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虽无弦徽,而音声自具。今日七娘设宴遍邀群芳,亦是无酒而以茶取流觞之意。所谓诗文,只是寄兴写情而已,若兴情未至,平白拼凑些句子,也不过是牵强附会,又怎么能算得上是会写诗呢?”

众人默然,就连郑瑛都搁下扇面,认认真真地看着傲霜。

一番话看上去是在替孟柔解围,但往深了探究,今日无风无雨也无酒,众人在这流觞亭里行流觞事,亦是“牵强附会”,诗文本是为了寄兴写情,可连这景都是人工伪饰,又谈何自然兴情。

借着这景色拼凑些和韵的句子,哪里比得上名家随手挥就,说到底也不过是自娱自乐,真要论起来,同不会作诗的孟柔又有什么区别。

只怕还比不上当街斗诗的脚力。

江婉脸上还笑着,眼神却已经冷下来,裴二也不知该说什么,一旁不断拉扯着她的小娘子已经拍手喝起彩来。

“方才我便总觉得不对,若只是对上格律,用上韵的便能算作诗,天底下倒真是人人都会写诗了。那倒不必作这些宴席,都去街上与人斗诗赌酒就是!可见格律都是其次,兴情才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