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进士,然后进翰林院六部,接着外放做官,最后再回到上京,期盼着有朝一日能登堂拜相。历朝历代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这有什么不对?”
“没什么不对,只是我看到杨穆、许家兄弟都是在外磨炼游历数年,气质风度完全不同,杀伐决断,果决刚毅,运筹帷幄,不是整日之乎者也的书生之辈所能比。”赵旭赞叹道。
“你刚才说汝成志向高远,我看你是志比鲲鹏了,佩服佩服。”
“你过誉了,不过是想修身养性,立德立言立功,我还差得远!”见她亭亭玉立站着,来上京后瘦了不少,“李征……李征对你可还好?”
“他对我挺好的,就是那些大人们事情多,应酬也多,不能与我常常见面,每次见面也匆匆忙忙。”
“你这算不算悔教夫婿觅封侯?”赵旭开玩笑道。
他本性庄重,这种开玩笑甚是少见,谭若虽与他较熟,也不好意思起来,“我哪有让他觅封侯!”
赵旭见她眼神羞涩,面颊绯红,笑了起来,“好好好,他日若是有事尽管找我。”
他与顾之俊倒不像一般儒生,不愿意与商贾人家结识,与景庭关系甚好,也经常问些庶务之事。
“这话也不知道当讲不当讲,之俊虽与你们相熟,但是这该有的礼节可不能废,之俊还要参加才选,景雅的婚事到现在还没有定数,若是有什么闲话出来,这样可不美。”他收敛神色郑重道。
谭若紧咬下唇,不敢抬头看他,半晌缓缓点了点头。
*
她回去寻景敏,把赵旭说的话详细说了一遍。“看赵旭这意思,之前对顾之俊与景雅之事并不知情,看来顾之俊和大表哥都没告诉他,他并不大赞同此事。”
景敏本来歪歪斜斜坐着,有一搭没一搭地吃着蜜饯,听到此言立马坐正,吐出一颗话梅核。
“这事暂且不能和景雅说,顾之俊与景雅处得很融洽,赵旭不赞同就不赞同,他又不是顾之俊爹,能替他作主?我们静观其变!”
谭若想了想,不管赵旭如何想,如今也只能这么办了,“若是这事真的不成,景雅只怕……”
“对了,王明珠那边有消息吗?”
景敏摇了摇头,勾起嘴角,“我上次见面时探了探,那人滑得像条鱼,你别想从她那得到任何有用的消息,再继续看着吧!”
谭若晚上躺在床上久久不眠,反复想着今日赵旭话语,还有杨穆曾经说过的话,还有这一年多来发生的种种事情。
本来有一线希望透着曙光,现在似乎要蒙上了一层阴影,未来的路在哪?似有似无,若隐若现。
博文书局
正当高珊母女期待李母到来时,李征却送来消息,说母亲在快到上京的途中生病了,还要等一些时日才过来。
知道这消息后,谭若提出想前去迎接照顾,李征劝慰她不用紧张,这次上京有可靠之人相送,过几日病好了自然来了,高珊谭若闻言也只得静静等待。
天下爱书人没有不知道博文书局的,对读书人来说,到了上京不来博文书局等于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