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愈发恨上陈思雨了。
曲团,许主任,龚小明,还有进来之后就一直悄悄坐在后面,没有打扰任何人的毛团长都被惊到了。
他是在艰苦,辛劳的下放岁月中,怀着对远方故乡,妻子浓烈的爱,才能写出来的,那么饱满,浓烈的歌词,是那一句句的歌词,支撑着他在艰苦的的下放岁月中,能够一直撑着自己,有活下去的希望的。
终是毛团长发出了疑问:“小梅,你到底怎么了,干嘛对一个小女孩发这么大的火?”
一帮领导围成个圆,将陈念琴围在中间,目光灼灼,要看她的证据!
从小生长在后台,看惯了文艺的冷峻都不知道该去怎么夸赞陈思雨的节目。
这时梅霜突然吵起来,导演组的人也全围过来了。
而她这种作派,是在给女性群体抹黑,也正是因为有她这种人,女性才会被男性捉住把柄,编排,攻击。
这是一段非常简单的,没有加任何修饰词的文字。
而今天,她只能赢,不能输。
陈念琴依然想不通,明明十年后才会发表的歌,怎么会现在就有歌谱。
反而,上辈子的回忆让她害怕,让她颤抖,而且,她觉得她上辈子吃了那么多的苦,陈思雨却吃香喝辣一生,那么,这辈子,陈思雨就该让着她。
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
见对方不回答,再问:“你觉得陈思雨跳的如何。”
因为是元旦汇演,比较严肃,他们认为陈思雨的节目更适合上。
虽然从小,思雨哪怕只有一颗糖,也要分她半颗吃。
她当然信王思华。
突然,琴声一转,台下的陈念琴心头顿时一阵咯蹬。
但思雨的父母是怎么救他们的,父母从来没有说过。
而梅霜,双目紧盯,依然在看陈念琴。
陈念琴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龚主任正在翻梅霜给的歌谱,而歌谱的作者,王思华老师,是个很有名气的诗人,同时还是个二胡演奏家。
听梅霜这样说,连忙说:“谢谢龚主任,谢谢曲团长和许主任为我费的心,我以后会认真唱歌,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合着乐声,她的思绪从喜悦转为痛苦,难过,压抑,愤怒。
可她偷了别人的作品,非但没有一丁点的愧疚之心不说,还能如此镇定,且大言不惭的,就激怒梅霜了。
陈思雨满脸糊的都是油彩,重又闭上了眼睛,笑问:“冷队有没有看我们的表演,怎么样?”
当然不是闹鬼,而是冷峻不知何时来了,站在她身后,在看着她。
斟酌言辞,她尝试着尽量淡化自己的嫉妒心,说:“梅老师,思雨在舞蹈一行已经很:“我觉得您应该选我。”
陈念琴的自信,来自于她重生了,而刚才呢,陈思雨也含沙射影,暗示过她抄袭,她以为是陈思雨告了状,梅霜才会指责她的,忙辩解说:“梅老师,我和我妹之间闹过矛盾,又是竞争关系,她说我抄,是在给我泼脏水,我真的没有抄,我的歌全是自己写的。”
什么,梅霜居然有可能会弃她,选择陈思雨做徒弟?
而陈念琴的《想亲亲》,他们同样没有放弃。
梅霜的脾气,配得上她的名誉,把歌谱摔的啪啪作响,她吼问:“凭什么?”
“陈念琴,你知道龚小明为了向我们推荐你,花了多大代价吗,如今可是粮票供应,谁家都没有余粮,她整整攒了一个月的粮票,才能请得起我们大家吃一顿饭,而请吃饭,就是为了推荐你!”梅霜先说。
而龚小明,曲团,许主任,每一个求才若渴的女性,为了把同为女性,又有才华的陈念琴推上舞台,在这个艰难岁月里,出钱,出力,出心血。
就算不知道故事背景,也不懂得欣赏芭蕾,但陈念琴看得懂这段舞,陈思雨表演的,是母亲遇到危险后,打算舍生取义,保护孩子,她在告别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