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第 41 章(7 / 9)

善辩,同人唇枪舌战的本事他以前已经见识过。

一张尖牙利嘴能把人说的哑口无言,气的七窍生烟。

只是今日他有意讨好攀结,想把自己妹妹嫁给他。

纵使因利而聚的联姻,双方毫无感情,大庭广众之下也不该如此无礼。

太常家的女儿,即便一无是处,因着高贵出身,外人不都该称赞一句“才貌双全”?

他看的出来,淮王对他胞妹毫无兴趣,完全无意谈论这桩婚事。

可他必须想尽办法促成这桩婚事。

从安平长公主执政时期开始,这二十年,南昭不尊古制,不祭不祀。

定国侯一家耽于享乐,宣武帝勤政爱民一心为国,却都有一个相同点,不敬鬼神,不拜先祖。

南昭许多礼乐社稷、宗庙礼仪逐渐废除。

即便并无明令,天子不举行这些祭祀,时间一长,百姓自然淡忘。

太常寺在朝纲上为九卿之首,这些年却已没了实权。

另论治/国之策,农商之道,他们刘家找不出博学多才,能安邦定国的族中子弟。

要想让没落的家族再次兴起,唯有选对皇子,在夺位一事立下功劳。

将女儿嫁入宫中,当上皇后贵妃,才能成为家族倚仗,长久地抓稳权势荣华。

太常公子没顾虑淮王一脸不耐的神色,多吹嘘了胞妹几句,竟遭到如此冷嘲热讽。

自家人被如此贬低,他也不禁生了几分火气。

“娶妻当娶贤,风尘女子哪能入得厅堂。相貌再美,才情再富又如何。露水夫妻可做,小妾外室可做,哪能做得了正妻。”

“娶妻当娶贤。”周则意冷声重复一遍,嗤嘲道:“令妹贤在何处?可能安邦,可能定国?可懂治水,修桥,农事,行商?”

“莫非会问天卜卦,跳舞拜神,就称贤能?”

“真有这么灵验,何不作法,祈祷北燕大旱三年。如此一来,我南昭可挥师北上,直入北燕皇城,朔北再无兵灾。”

掌宗庙祭祀的太常寺,被人讥嘲为问天卜卦,跳舞拜神的巫医,太常公子气的血气上头,满脸通红。

可惜他实在说不过能言善辩又嘴毒刻薄的淮王,只能恼怒拂袖,回到自己座

位。

二人这一幕,被场上许多宾客看在眼里。

宁越之刻意靠近林策耳边,朝他小声笑道:“殿下对宗庙礼仪,深恶痛绝。”

安平长公主死于亲弟之手,定国侯更是被下令诛灭满门。

周家的太庙里,没有这二人的灵位。

周则意自己,也一度被褫夺爵位,贬为庶民。

何况他清楚,南昭十年中兴,靠的不是神仙保佑,是宣武帝利民之国策。

北境太平,靠的更不是天兵天将,而是几十万将士的血染沙场。

周则意本就烦那些见风使舵的世家,以联姻作为手段谋求权势。

何况一个虚有其表,一无所长的纨绔子弟。

宁越之又悄声道:“前几日,左相入宫和太后商议,想把嫡孙女嫁给殿下。”

他意有所指:“殿下拒绝了。”

为何拒绝,二人心照不宣。

林策一脸事不关己的淡然:“若他取了王家的孙女,背后有了王家支持,说不定即刻就能继任大统。”

“不好说。”宁越之微嘲,“左相年事已高,几个儿子没一个能堪大用,被年仅廿四的谢信踩在脸上。”

“王谢两家看似势均力敌,左相精力不济,没那份心力再处理朝务,已失去对朝堂的把控。公卿们卖他情面,实际还是谢信说了算。”

“等他一致仕,王家必然衰落,谢家一家独大。左相苟延残喘,为了王家的将来,只能将嫡孙女嫁给殿下。”

“可吴王妃也是王家人。王家想左右逢源,不会倾尽全力帮助殿下。殿下心有明镜,王家怀有二心,还不如那些势力不如王家,却全心全意支持自己的二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