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1 / 2)

花芜一直相信父亲是冤枉的,可正如萧野来时所说,“人品这种东西,无法保证,当不了证据。”

她又该如何证明呢?

萧野走近,拨开了她被风吹零乱的发。

“你怀疑刘婆婆的死?”萧野问。

“倒也不是,如果刘婆婆手上真的握了什么证据,那便应该和她的丈夫一样,一同死在了庆平十七年。”

花芜缓缓抬头,看着夕阳染红了烟霞,脸上没什么表情。

她在想,当初在火田县第一眼见萧野时,他也是这样站在堤坝上,有种遗世而独立的苍茫美感。

他又为何会有那样的感触?

萧野看着她,那一朵朵绯红的霞映在人的脸上,会生出别样的风情。

可她的脸上,只有凝重。

“只是我告诉过你没有,”红霞装在她的眼里,如同两团燃烧着的烈火,“崔淼让我来找刘氏寡妇时说了,这个可怜的孤寡妇人,在当年的洪灾中失去了丈夫和唯一的孩子。”

所以,她不该有那样一个孙子。

那个人是谁,为什么要带走那样一块最不值钱的石头?

而崔淼让她来找刘氏,是否也是为了那块最不值钱的石头?

-

因所获无果,花芜和萧野并未在昌南县多待,而是连夜赶回了石盘镇,再次路过那棵大槐树的时候,花芜忍不住又掀帘看了一眼。

之前热情地同他们说起刘婆婆家中情况的热心大娘站在自家门前,嗑着瓜子悠闲地追着马车绝尘而去的背影。

“婆娘,看啥呢?”

屋里的汉子走了出来,顺着她的眼瞧去,只见远处一股烟尘。

大娘吐了吐嘴里的瓜子皮,踢了汉子一脚,“还不快去!”

“去……去哪儿呀?”

“报信啊!”

“报什么?”

“真是个孬种,那刘氏的孙子不是叮嘱过我们嘛,若是有人来她家找人认亲戚,就给他报信。还能再赚五两银子呢。”

“你不是刚得了人家一颗金豆么。”大汉搓着胸膛,不大愿意去跑这趟腿。

“傻子,银子哪还有嫌少的!”

第103章 真和庆平

马车从马坪县一路赶回石盘县。

石盘镇多是山道,马车不如马匹便利。

入了石盘县的地界后,两人又重新换回两匹快马,想着同李成蹊商量下对策,便可启程回京。

“白骨填坑”的案子比他们之前想象的更为复杂和重大。

今后的事如何处理?

皇帝面前如何回复?

都是不小的问题。

萧野不想打草惊蛇,但也必须找个合适的理由抹过。

就在经过打石山附近的一片密林时。

萧野慢慢拽紧了缰绳,忽地在一个瞬间,踩了下脚蹬,腾身跃至花芜身后。

他的双手从她腰间穿过,不紧不慢地接过她所掌的缰绳,在她耳畔轻声道:“有个尾巴,孤身一人,带着鬼军面具,或许是和大部队走散了,倒霉遇上了我们,想不想逗逗小鬼?”

花芜只是浅浅想了一下,“好。”

有个送上门来的人证,总比他们深入虎穴要简单得多。

两人在林中疾行,萧野拽动缰绳,拨转马头,两人不再沿着大路行进,而是劈入一处无人之地。

虽是秋季,可杂草仍是密密繁繁的一片,刮在小腿处,有微微的刺感。

小鬼跟上了,只是他在追了百米之后,又像是识破了萧野的计谋,意识到了潜伏的危险,便不甚干脆地止住了追踪的步伐,意欲掉头回转。

然而鱼儿已经咬钩,哪有那么容易挣脱的道理。

萧野将花芜留在马上,自己则腾身借着密林中的枝丫,将小鬼折身而返的去路封得严严实实。

他就像是一个来去自如的鬼魅,逗弄着一只飞不出笼子的雀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