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政策的?威力何其大,没人比她更清楚,会对世家乡绅造成何种冲击,也没人比她更清楚。
她不知鹿衡玉首倡的?是二者中的?哪个,前者还?是后者,抑或是两?者,但无论哪个,都是动了人的?根基,势必要让那些人恨之入骨,恨不得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脑中阵阵发晕,她捏着密信坐在桌前缓了好?一阵。
她本以为,即便要行?这?两?条国策,好?歹要等到国朝再稳定些,待到国库充盈,能经?得起数场连战的?耗费之时?。如何没想到,这?般早就要伸出土地变革的?触角。
为时?太早了,实在太早了。
早到首倡者很可能就会成为垫脚石!
天下世家何止千千万万,明枪暗箭让人躲不及也防不及,首倡者更是要受他?们群起而攻之。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变革的?同时?,朝廷亦起兵威慑,反一个打一个,杀鸡儆猴一路推进,由此成功率方能超过半数。
但关键是,如今国库不算丰盈,粮草、钱财能撑得过一场、两?场、乃至三?五场的?仗,但撑不起十几场甚至更多的?战役。
而世家遍布九州,一旦全都将他?们激反,届时?天下烽烟四?起,朝廷势必就要连战。
所以,她才说现在推行?这?两?项国策不是时?候,太早了。
一旦事有不逮,鹿衡玉这?个首倡者,很容易就成为垫脚石,倒在变法的?路上。
把密信凑近火苗,看着它成为了一抹灰烬。
这?一夜,陈今昭在桌前坐到了天亮。
翌日,她在屯田司里一直待到了下值。出来后,让长庚驱车带着她,直抵东街沈府。
土地变法一事,是绕不开户部的?。
如今她也总算明白,为何自沈砚升任户部左侍郎后,就一直在忙。具体忙的?什么,已不言而喻。
第124章 第 124 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
沈砚对她的突然到访感到惊讶, 同时也很是开怀。
将她迎入府邸,他边走边笑说,“朝宴今日如何得空过来?岁末将至, 工部诸事繁杂,想必你这工部郎中也是公务缠身, 这段时日忙得很罢。”
陈今昭微笑:“是有些忙,不过来年?春耕涉及到贷粮一事, 我想与你这里讨个主意。”
沈砚了然的点头。
进了花厅,下人上?了茶水后,他就打发人下去了。
陈今昭在?他开口前, 看向?侍立一侧的长庚道,“长庚, 你且先去门外候着。”又面向?对面诧异的沈砚,解释了句,“毕竟涉及政务, 还是当心谨慎些好。”
沈砚看着她与往常隐隐有些不同的神色,心中几番思量,然后也对着旁边自?家常随道,“忠庆你也下去罢,把门带上?,其他人未经传唤不得入内。”
两家常随退下后,偌大的花厅里就仅剩他二人。
“朝宴可是要说那青苗法?”沈砚觉得对方之所?以?这般谨慎小心, 可能是要说的就是来年?春耕,欲推行此政之事。他沉吟了番,劝道,“我知你这一年?来反复推敲青苗新法,欲求至臻至善。然推行新政仍需审时度势, 现在?施行还是有些操之过急,恐非上?策。”
唯恐对方想不通,他又补充,“倘使?监管不周,州县官吏阳奉阴违下,纵尔鞠躬尽瘁,最后亦难竟其功。故而,朝宴你不妨再等?等?,且将此政暂压缓行,少?说等?……天下再平稳些,等?朝廷能抽出人手到地方监管,再行青苗新政不迟。”
陈今昭垂首不语,目光一直凝在?手边的茶碗上?。
沈砚望向?异常沉默的对方,疑惑唤了她两声,“朝宴?朝宴?是我所?提有何不妥之处?”
陈今昭从茶汤上?抬了眼,看向?对面狐疑不解的人。
“我见?泊简兄近一年?来忙碌非常,不知具体忙的何务?”
沈砚一时哑然。他有些吃惊的看向?陈今昭,不明白从来极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