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2 / 2)

形象。这里面有什么门道,他纵横高校这么多年,心里门清。

“还没。只是有这个想法。”林沚宁摸不清孔托的想法,她猜测孔托作为老师,大概率跟裘波鸿统一战线,班主任要是不同意的话,这事也难办,她只能再三保证,创社的事不会影响自身的成绩。

裘波鸿打断她:“保证?谁能保证。什么年纪做什么事,高中这个阶段,主要任务就是学习。”

“这个问题么...裘老师,程遂同学其实也在着手社团的事,而且还是校领导批准的,这说明学校还是很鼓励学生们参与课外实践的。”

一直没说话的邵弋周也说:“裘老师,据我所知,创办社团并非一无是处。比如说申请大学的时候,会作为一个加分项被面试官发现。”

“据我所知我们这里的大部分学生都走高考这条路。我还没听说哪个学校因为创办社团给学生们加分的。再说了,人工智能社团跟心理社团能一样吗?一个是前沿学科,心理社团用来干嘛?说难听点,学校已经安排了心理课和心理咨询室,再去创办社团不是多此一举吗?浪费时间又浪费资源。而且啊,现在的学生哪儿那么多心理问题,我看就是抗压能力差。”

“我就有过很严重的心理问题。”

这种自爆式的回答,让所有人都为之一愣。

所有人视线突然聚焦在她一个人身上,她胸口起伏了一下,看样子是在做心理建设。

程遂神情复杂地看着她,想起她不受控制又拼命遮掩的情绪。

其实大部分人都偏向于隐藏自己的创伤,因为他们不想让一个脆弱的、连自己都无法接受的自我暴露在别人面前。程遂觉得林沚宁也是这样,可她却这么明明白白地讲了出来。

“那个时候我们学校没有心理课,没有心理咨询室,我仅剩的一些判断都是来自信息混杂的网络。很多时候,能发现自己有心理问题已经是极大的困难,更别说针对性的治疗。您知道创伤会遗传吗?知道寄宿综合征吗?知道饮食失调吗?您听都不一定听过吧,又怎么会知道学生群体中已经有人存在危机呢?”

不少人对心理问题讳莫高深,避而不谈,甚至,很多家长无法理解孩子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在他们百般寻问“为什么”“怎么会这样”的时候,的其实忘了一件事抑郁不需要理由,焦虑不需要逻辑。为心理健康问题挣扎时,有很多事情就是没那么‘讲道理’,但它真实存在。

“并且,裘老师。我认为一件事有没有意义,有没有价值,不应该由别人评判。”

所以,请不要你的价值排序来影响我的价值排序。

林沚宁说的每一句,都超过了裘波鸿的认知。但是他作为老师,作为相对权威的一方,他不觉得“正确”会在学生手里,更不会在任教第一年就让自己吃了学生的一通排头。

“你听听孔老师。我说一句话,她有十句话等着我。你是从镇中考上来的吧?也算是万里挑一了。你家长千辛万苦培养你,让你上最好的高中,他们知道你在学校搞这些有的没的东西吗?”

用家长威胁她。

林沚宁觉得好笑。她心里憋着一股气,一股被裘波鸿一刺激,偏要反其道而行的气。

孔托察觉到两人之间弥漫的硝烟,轻喊了她一声,示意她冷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