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2 / 3)

小殿下也是此时才注意到,此次回城的只有商猗,身后根本就没旁人,这混账抛下千军万马,竟就是为了专程回来接自己小殿下脸又有些发热,也跟着恨恨扫了一眼身后的侍卫这杀才说话也不说全了,害他以为商猗是率兵归来,还当出了什么大事。

其实城里早留着一队精兵护在喻稚青身边,就是为了到时候护送小殿下赶路,根本用不着男人赶回,可商猗站在一旁,很自然地接过轮椅推他回去收拾东西,他认定的事,旁人怎么说都更改不了。

这混账昨日刚抱着他在城墙上逃避士兵,今日又抛下关口和大军回来接他,平日里多老成的家伙,如今作为一军主帅,却如此的不稳重不正经,真是可恶。

亡国之后的生活犹如一潭枯水,再大的事也只能溅起小小的波澜,只有商猗偶尔发疯似的举动,能搅乱那快要枯竭的池水,也正是这样几近于年少轻狂的胡闹,才让小殿下从苦涩沉痛的复仇中抽离出来,偶尔能够做回那个爱笑爱闹的少年。

喻稚青怕商猗当着侍卫们的面说出什么胡话来,不肯与他多说,商猗倒是把城中的情况讲了个大概,算他还有些脑子,是将重要的事都处理完后才来接他。

城里在得知他们获胜后便也按照先前的计划准备起来,此时已备好马车,由商猗和精兵护送着,自是一路平安。

这场战役只为攻城,不为杀生,攻破后俘虏不杀,城里的百姓更是要小心对待,连打仗时不小心误伤的民房喻稚青都派了专人统计损失,届时要补给百姓。所以战事虽然激烈,但城里受损不大,百姓们知晓是喻稚青进城,纷纷涌上街头想看他一眼,好在商猗早有预料,让士兵维持出一条道路。

当时出雁门关时他还病着,在马车晕得稀里糊涂,并未留意城中景象,时隔一年重新踏回故土,喻稚青心中百感交集,欢喜是真,可仍存了无限的怅惘,因为心里清楚,无论再赢多少次胜仗,父皇母后依旧是回不来了。

商猗没随他一起乘马车,骑马随行在侧,但仿佛与喻稚青有心理感应一般,忽然从马车的窗户递了手进来。

小殿下不明所以,以为是多么惊天动地的东西,竟要此时送给自己,顺手接了过去,棱角分明的戳着掌心,他定睛一看,竟又是一只丑不拉几的草蚂蚱。

他幼时给商猗编的小兔剑穗曾遭无数人的嫌弃,因都不知那是他做的,塞北又素来直爽,于是总有人当着他面劝商猗,无非是说男人这般威严冷酷,宝剑也森冷锐利,怎么就搭了那样一个丑玩意儿。

喻稚青每次听到这些言论,总是有几分不好意思,又不便公然出面说那是自己做的,只能默默生着气,男人则是置若罔闻,小兔剑穗永远悬在剑柄尾端。

真该将那些家伙叫到面前看看,他们口中的战神手艺其实也不过如此。

草蚂蚱在掌心耀武扬威,似乎还带着一点体温的热意,大概是一直被男人藏在怀中,奇怪,这家伙是什么时候得空做出这小玩意儿的。

出发前商猗一直在城中,自是没有机会,总不至于是在战场上还有闲心做这个,难道是攻城结束后做的?小殿下疑惑地想,脑中却不由浮现身穿铠甲的男人撅着屁股拔草编蚂蚱的样子,他身后率了几万大军,旁人又那么怕他,无论是在哪种场景,模样必定都很滑稽。

小殿下藏了一肚子的话想嫌弃商猗,可最终却是像藏宝贝一样的,将那只还带着男人体温的草蚂蚱藏进自己怀中。

尽管商猗将紧急的事都处理了,但还有许多事情等待小殿下解决,待下榻住处时,已是夤夜,喻稚青又有些不舒服,稀里糊涂地被男人抱着下了马车。

今日一切都是那样匆忙,商猗将沐浴完毕的少年送进被中,自己则坐在椅子上擦拭佩剑,削铁如泥的宝剑甚至刃上有了缺口,可见今日之战有多凶险激烈,已经有些褪色的小兔剑穗发出几声铃响。

男人送的草蚂蚱放在枕侧,小殿下指尖轻轻拨着那两根长须,心中不似表面平静。

他在想,今夜商猗会宿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