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1 / 3)

进山数月,苗民们眼见那支大军返程,队伍正中的那架车辇乃是前所未有的繁复华贵,比隔壁山中土司看着还要气派许多,越发好奇他们到底是什么身份,结果看见大军在林间扎营,似乎打算停留一段时日,周围几个苗寨暗地商量着派人前去和他们打打交道,看到底是来做什么的。

其实再往前倒退个几十年,给与中原关系尤其紧张的苗民一百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去和军队扯上关系,不过这些年来,中原的两位皇帝都对他们施恩浓重,即便是那样苗疆受了奸人挑唆,意图谋反,那位先皇也没有责难无辜百姓,而后来那位也是多为关照,使他们格外感激当然,这些岁月可不包含前几年歧国当政的时期,在歧国太子的掌控下,不仅中原人受他们剥削,就连苗疆当时也未能幸免不过总而言之,如今的他们还是很愿意同中原加强联系的。

不过中原和苗疆关系再好,和军队打交道也算是桩极具风险的任务,唯有几个胆大的中年汉子抱着必死的决心前去,谁承想他们刚到那里便受到了军队的热情款待,不仅问出了答案,而且还领了一支军队去他们苗寨镇国公给他们送了许多中原的丝绸、粮食还有菜种,他们几个拿不下,于是让军队帮忙送回去。

没过几天,所有苗寨便都知晓了一切,原来是中原的皇帝被逆贼挟持到了苗疆,前些时候才被镇国公救回,而且还听说之前那个肯帮苗民们通商的商队,也是皇帝的手笔。

苗民们感念天子的恩德,翻山越岭要来见皇帝一面,然而镇国公那边却遗憾地表示陛下病了,不能给大家一睹天颜了。

喻稚青在营帐中咳得厉害,商猗伸手探了探他额头,见没有高热迹象,便端来晾到刚好的梨汤。

喻稚青喜辣,对甜食并不怎么喜欢,更加不喜这种把梨炖软后的口感,吃了几口便不肯再吃,故意转移话题道:“外祖父不是已经告诉他们我在养病了么?”

天这样冷,他担心苗民们还未离去,会同他一样生病。

“正是知晓你病了,所以他们才都过来。”商猗也不强迫,把碗接了回去,十分自然地将他不吃的梨汤吃完,“除了草药,听卫潇说还有苗民送来符水和蛇虫,说这些也许能帮到阿青。”

听了这话,小陛下有些哭笑不得,苗民尚巫蛊,他知晓他们是好心,叹道:“看来太傅还是挺有远见...咳......”

话刚说到一半,喻稚青又咳嗽起来,男人索性把人揽进怀里,大掌一下又一下地抚着喻稚青脊背,替他平复呼吸。

太傅起初并不赞成将所有真相和盘托出,至少不该把喻稚青被抓后救回这事说出来大概是觉得这样有损天家威严,也是担心会引来风险,不过喻稚青倒觉得没必要隐瞒什么,他虽然好面子,但也不至于要扭曲事实,当初被喻崖那样轻易掳走,的确是自己的疏忽和轻敌,太傅他们那时候封锁消息,怕民心不稳也可理解,不过既然自己已经脱困,那便完全没有掩埋的必要了。

可没想到的是,威严损没损尚不可知,风险也无,却引来苗民们的盛情难却。

还是有些放心不下的小陛下决定等会儿让商猗去吩咐军中,给还在送东西的苗民们送些粮草礼物,再遣军队护卫他们回寨子。

喻稚青当时为了给镇国公留下线索,也为了稳定住喻崖,特意让他与苗疆做了笔买卖,帮助苗民与中原通商,原先不过是权宜之计,不过深入苗疆之后,他才发现山路闭塞依旧是许多苗寨穷困的重要因素,小陛下横竖在病床上躺着也是躺着,决心替苗民想些法子。

于是他在下令开垦道路的同时,又特地设立了“官集”,每逢初一十五,便在几处大的寨落中进行赶集交易其实在苗疆比较靠近中原的城镇上,一直有此习俗,不过没有官府统一管理规划,常有上当受骗、纠纷打斗,如今由喻稚青派专人管辖,保障最大程度的公平,而对于那些暂时还未通路的偏远苗寨,他会留下一队兵卒帮忙运输货物。

这些举措刚一公布,苗疆全部叫好,令原本还有些担心苗民们不肯接受的小陛下总算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