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她让找着人去城里给砌土灶,干的活儿板板整整,收钱也不多。

“建国,村长咋啦?”苏锦绣问。

苏建国叹了口气,也在心里暗自庆幸自己那会儿脑子活络,找了个理由搪塞过去了。

“就是年前那两天,村长碰到我提了一嘴,说咱们村大坝荒着也是荒着,问咱家要不要租下来,这两年公社不管了。”

“说是能养鱼,也能养青蛙河虾啥的,一年租金三百块,最少让签三年合同。”

他当时没答应,就怕村长拿这事儿说事儿,让他们连大坝一起承包了。

“三百块?”苏林氏倒吸一口凉气,“那破坝子除了长芦苇就是蛤蟆叫,能养出个啥?一年三百,这钱扔水里连个响儿都听不着呀。”

其他几个住在村子里的家人也都这么想,那地方邪性,前几年村里也动过养殖的心思,学习别的公社大队,捣鼓来了鱼苗。

结果鱼苗撒下去没俩月,赶上夏天暴雨,水漫上来全冲跑了,血本无归。

村里人都说那地方风水不好,谁接谁倒霉。

据说村长已经动员了好几家条件还算过得去的,都没成功。

苏建国重重点头。

“可不就说嘛,啥都不干白搭进去一千,傻子才干哩。”

苏锦绣脸上没什么表情,心里却砰砰狂跳。

这就是送到眼前的机会!

那荒坝她也清楚,面积不算小,底下淤泥厚实,是天然的肥水塘。

三百块一年,在眼下看确实是很大的投资,但长远看,他们家真能拿下绝对是占了大便宜。

她压下心里的激动,拿起钢笔在本子上刷刷写了几笔。

“话也不能说的太绝对。”

苏锦绣抬头,“那大坝荒着是废物,到了有想法的人手里,就是聚宝盆。”

“姐,你想租下来?”苏建国有些担心大姐上头,这事儿不是能逞英雄的。

那可是真金白银。

“对。”苏锦绣脸上露出自信的笑,但没有说自己租来要做什么。

苏建国眉头没有舒展,“可是,我之前没同意,说不准这两天村长万一找着别人了,要不现在去他家问问?”

“不急。”苏锦绣合上笔记本,“这事儿,还不能上赶着。”

……

大年初一。

天还没亮,村里就亮起了昏黄的灯,小孩子们、年轻人纷纷出门拜年问长辈好。

耳边时不时传来炮竹声,空气里也弥漫着鞭炮的硝烟味。

家家户户大门上张贴着喜庆红对联,秦如意手里拿着对联纸,对着镜子用嘴巴一抿,比口红还鲜亮。

她从家出来,就瞧见穿着枣红色呢子大衣的苏锦绣。

“二妗子过年好!”

“哈哈,大丫过年好,正要找你妈一块儿走几趟门儿。”

苏锦绣笑着应声,两人寒暄几句分开,脸上的笑一直没收敛。

她提着两包点心,故意路过村长家门口。

刚拐进村长家那条巷子,迎面就碰上了在门口刷牙的村长李有福。

李有福穿着半新的蓝色涤纶绸中山装,瞧着挺精神。

看见苏锦绣,他眼睛明显亮了,三两下刷完牙漱漱口,“锦绣回来啦,过年好啊。”

李有福嗓门洪亮,语气里透着亲热。

“过年好啊李叔。”

苏锦绣脸上也堆着笑,迎上前道:“正要去看看你家我婶子呢。自己做的点心,别嫌弃。”

“哎呀,这怎么好意思。”

李有福嘴上推辞着,手却诚实地接了过去,分量不少,他脸上的笑容更深了。

“你婶子也念叨你呢,咱们村儿最出息的孩子就属你了。”

俩人一边寒暄一边进了李有福家门,李有福媳妇瞧见苏锦绣,也相当热络地给倒了白糖水,拿了家里过年才舍得吃的炒货。

“锦绣丫头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