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此刻,又能理解苏锦绣的做法了。

“大丫,你想咋就咋,店是你的,我这把老骨头被你养的壮实,还领着工资,多少人羡慕着嘞。”

苏林氏跟着接话,她这么一说,苏建国等人也都有话要说。

他们是打心里感激大姐,不是大姐把老娘亲接去城里享福,他们就要付出时间精力物资照应。

更何况,现在老娘亲赚的钱比壮劳力都多,他们没分家,早晚都是他们的。

“大姐,以后我每个月给送粮食送菜,不能让你一个人养活咱娘。”苏建国道。

苏建军也立即开口,“对,我也送,张琴在城里上班,咱娘一年的衣裳我们出,一个季两身衣裳,倒换着穿。”

“我们也出粮食,多少都成。”

“我去给咱娘洗衣裳,给大姐洗衣裳去。”

……

大家说话时候,语气态度都相当真诚,心里都热乎乎的,每个人的眼里都有光在闪。

年夜饭后,大伙儿都围着苏林氏吃着零嘴儿,说说笑笑闹闹,谁都不肯这么早就睡觉。

煤油灯点了两盏,昏黄的光,温馨的很。

堂屋的煤球炉,灶膛里偶尔发出“噼啪”声响。

苏锦绣从挂在墙上的帆布挎包里摸出一个硬壳笔记本和一支英雄牌钢笔。

“妈,建国,建军,建设,健民……”

苏锦绣拉了个长条凳子坐下,把屋里几个大人的名字都喊了一遍。

她的目光在家人脸上扫过,声音不高,却带着沉静的力量,被点名的几个人齐刷刷看着挺,等待“指示”。

苏锦绣继续:“年过完了,咱也说说正事。”

“我琢磨着,”她用钢笔轻轻点着本子,“开春了,铺子初八开业,现在这些人手差不多了。不过,我准备给卫河他们两口子捣鼓个小饭馆,还能带俩人。”

第一百五十三章 傻子才干

几个人刚刚歇下的心思又涌上来,大姐这是改变主意了?

娘家侄子侄女也悄悄往这边瞅着,耳朵竖起,似乎巴望着能听到一些自己想听的。

“不过,”苏锦绣话锋一转,语气变得郑重,“还是那句话,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

“大姐,你想做啥决定,我们都同意。”苏建国最先表态。

苏锦绣快速扫过众人,“嗯,人选我已经有了,到时候再说是谁,不然我怕村里人都来找,咱家这年过不好。”

“这会儿要说的,是另外一件大事,我觉得咱家还得在苏家村扎着。”

“城里铺子是咱家改善生活的一个路子,但不是唯一的活路。家里头,地不能荒,牲口该养还得养。”

土地是农民的根,苏锦绣有时候累了,躺在床上偶尔还真的会想,回家种地是不是就不需要每天连轴转了。

【苏老太这思想进步的了不得呀!知道搞养殖了。】

【哈哈,人就是这样,社会阅历丰富了,眼光自然不一样。那时候养鸡养猪养鱼都挺好,蔬菜大棚捣鼓明白了也能赚大钱。】

【对,但是技术员要找本事过硬的。】

【村里应该可以承包土地了,那几年不都劝说农民包地吗?苏老太有钱,直接来个山头,种上树,到时候卖木头都能发一笔。】

……

苏锦绣忽然不说话了,全家人好奇的打量着她。

这是说完了?

好像大姐说的就是他们现在做的,没啥不一样啊。

没工作的几个兄弟、弟媳妇,每天做的就是下地干活,没丢下不管。

“大姐,地里的活儿我们……”

“会种菜不?”苏锦绣忽然来了句,苏建国的话被打断,愣了愣,回道:“会,黄瓜茄子豆角西红柿啥的,都能种,到时候种好了,我给送城里。”

苏锦绣看他,“我不是问你要菜,我是说,有没有想过种菜去卖?给城里供货,靠着卖菜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