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打饭的个子瘦高的中年汉子是个小头,朝众位灾民高

声道:“我们刘老弟的鼻子是在边防跟狼国人厮杀被刀砍掉的,砍他的狼国人也没落得好处,命都没了,哈哈!”

闻言,众位灾民看没鼻子的青年汉子目光多了几分敬意。

“原来这位大哥是杀狼国人的英雄!”

“鼻子没了就没了,大老爷们的只有那活儿在能睡媳妇就行。”

“哈哈,没鼻子比没命可强多了。那个狗娘养的狼国人都去见阎王了。”

那个妇人一脸的愧疚,“我不是故意的。对不住。”

青年汉子退役回到燕城后受尽白眼,花五两银子娶的媳妇跟人跑了,要是想不开早就拿根绳子自尽了,摇了摇头笑道:“无妨。”

这是个小插曲。

早饭每人有一个鸡蛋,黑面馒头、浓稠的玉米面粥随便吃,让灾民有了一个极好的心情,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

吃饱饭上工干活。

这个时候,管事们都来了,站在一间间作坊的大门前,一手拿着名册一手拿着笔,进一个灾民就在月出勤名册上这个灾民的名字后面划一笔。

月出勤名册就是按月考勤的名册。灾民要是一个月全部出勤,能拿全部的工钱,要是有事或生病来不了,缺勤几天就扣几天的工钱。

除去月出勤的名册,还有一个月工作质量的名册。这个名册是考核灾民在作坊上干活的情况,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

有些人不识字,但是天生学东西快干活快,同样的活,同样的时间,一个人能干过两个人。

这样的人在月工作质量等级就可以评为上等。

上、中、下三个等级与绩效奖金挂钩。每个月除去工钱,还有绩效奖金,这样把激励灾民落到实处。

月出勤名册及绩效奖金是李如意提出来,江青云安排管事执行。

目前,灾民只知道工钱,并不知道绩效奖金。相信到了下月初领钱时会很惊喜。

灾民进了作坊间,发现里面多出十几个陌生的汉子。

这些汉子大都身有残疾。他们同样曾经是燕军的军土,在战场上受伤落得残疾,退役回到燕城,找不到适合的活,过得很贫苦,被周莫玄召来在作坊干活。

这些汉子比灾民早进作坊半个月,由李如意、李石及李家奴仆传授制作白糖、白盐、酱油、酱菜的厨艺,已经出师。

现在这些汉子成了作坊的技术骨干,由他们传授并组织灾民生产。

制作白糖、白盐、酱油、酱菜的厨艺是作坊的最高机密,不能外泄。李如意要求这些汉子安排灾民分工制作。

比如制作白糖,需要几个步骤,就把灾民分为几批,每批只掌握一个步骤,然后要求灾民互相保密,违反者送官府。

严格的管理制度能提高作坊的生产效率,还能保护作坊的知识产权不泄露出去。

这一天,由周莫玄投资万两银子屹立在燕郊荒地中央的三间大作坊终于开始生产。

谁会想到,大作坊将在几年时间里成为燕城税收大户,解决许多人的生计,推动燕城的发展,带动北地的经济繁荣。

燕王府。议事厅。

一直没把作坊放在眼里的周冰在看到桌上的一件东西后,目射精光,震惊问道:“这是你们的作坊产出来的?”

420 海盐盐场

周莫玄笑的有些无邪,自豪的道:“当然是真的。”

他听说李如意的话,向周冰要了部分支配燕王府设在海边军工盐场的权力,可以每个月从那里调入五千斤海盐,然后按市场价支付银子。

军工盐场生产的海盐呈黄色,疙瘩状,模样丑陋,里面还有很多杂质,吃下去后味发苦,对人体有伤害,但是整个大周国的盐都是海盐。人不吃海盐就会生病,只能吃。

李如意能将海盐去除杂质,提炼成对人体没有伤害的白盐。

作坊提炼白盐用的就是李如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