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救命之恩当涌泉相报,他不是孔融那等挟恩相报之人,郑兄回头只需要带他回家转一圈就行,只要能把他这个救命恩人引荐到郑公面前就算是报恩。
郑公的大名如雷贯耳,他之前就听家中长辈说过很多次。
这年头名士可能是徒有虚名,但大儒肯定都有真本事。
郑公早年游学关西在大儒马融门下求学,后来因父母年迈回乡侍奉,回到青州的时候便已是百家之学无所不通的大师。
前些年党锢闹的凶,郑公和他爹差不多都正好撞上,后来朝廷解除党锢他们也都不愿再涉足仕途。
阿爹挑了个清静之处带着他隐居,郑公则是一边耕种一边聚徒讲学,经常有人自远方而投至门下,据说同时上课的学生数量常常超过千人。
汝南袁氏几代人才门生故吏遍天下,他们郑老师自己一个人就桃李满天下。
更难能可贵的是,郑公教学不看门第,只要想学不论出身,就算听课的是头牛他都照讲不误。
自带成千上万的庶族学生,还有比这更适合他挖的墙角吗?
呜呜呜呜呜呜呜快到碗里来!建设大美江山需要你们!
第119章 公孙瓒炸了
*
在找到管亥面谈之前, 双方究竟是敌是友依旧不能确定。
如今两个大营都在都昌城外,黄巾军的兵力是荀晔的十倍以上,就算正经交战时他有把握以少胜多, 也没法保证己方没有一点儿伤亡。
虽然伯伯是个拥有多年“孤身闯荡江湖”经验的成年人,但是现在情况特殊,身为他们这边的武力值洼地, 伯伯出门时还是带几个保镖的好。
荀小将军循着士兵的指引来到林子深处, 看到他们家伯伯对面的道长时就知道伯伯为什么一个人往外跑了。
外面有勾人的老妖精!
如果左慈真的和各种话本子里写的那么玄乎, 事情应该是这样的:他魔抗为零的伯伯本来准备休息, 忽然感到外面的林子里有东西在召唤他, 于是手脚不受控制的稀里糊涂的朝深林中走去。幸好有他这个及时发现异常追出去的万能侄儿当最后一道防火墙, 不然伯父可能就会变成遇到邪恶皇后的白雪公主。
荀晔不着痕迹的打量着闭眼烤鱼的左慈,嗅着传过来的香味,默默咽了咽口水。
仙长有没有话本子里写的那么玄乎暂时没有定论,但是这厨艺确实不错。
荀小将军眼神飘忽, 鱼都烤好了不能浪费,他们可以带着烤鱼一起走。
所以左先生您什么时候睁开眼睛站起来?刚才不是说好“却之不恭”了吗?怎么又没动静了?
要不是不确定这位乌角先生到底多大能耐, 荀晔甚至想悄悄问问伯父这人是不是两眼皆盲。
荀愔和左慈吵了好几年, 自认对这老道还算了解,看他睁开眼又闭上眼,于是温声细气的问道,“几日不见,先生莫非在外得罪了人, 仅剩的一条好腿也不好了?”
荀晔:……
他们俩果然是一家人, 一个怀疑仅剩的眼睛一个怀疑仅剩的腿, 左道长再不动弹他们俩估计能一点一点猜到浑身瘫痪上去。
好在乌角先生没有浑身瘫痪,仅剩的那条好腿和好眼也没有因为得罪人坏掉, 闭上眼睛缓了一会儿便恢复如常,“先生说笑,老道向来与人为善,从不得罪人。”
两位先生对着阴阳、额、客气,听的荀小将军心里发毛。
燃起的篝火被不知道哪儿冒出来的风吹灭,让本就昏暗的林子显得更加不适合人类进入。
荀晔挡在俩人中间,招呼路过的兵一起护送先生们回营,顺便带上那两条还没来得及吃的烤鱼,“此处离水源有一段距离,乌角先生要烤鱼怎么不在河边?”
莫非刚才是发动了“隔空取物”之法,身在都昌城外的老林却能随手取出来自吴国的鲈鱼?
不对,这是鲤鱼。
那就是身在都昌城外的老林却能随手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