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了。
听林千秋这样说,南云凉介就理解她为什么要特意参观这个冷门景点了。不过真的到了地方,也确实没什么可看的晴明神社说起来也有千年的历史了,历史上几经损毁,现在看到的大多是1925年时修复、重建的结果,非要说的话和现代建筑也没什么差别了。
只是林千秋不是抱着参观古代建筑的心情来的,而更类似‘圣地巡礼’,这才能看完后也不失望。
看完后,还能晚餐时和南云凉介兴致勃勃说安倍晴明的传闻逸事...南云凉介这才确定,林千秋是真的对‘安倍晴明’这个半历史半虚构的人物兴趣极大历史上确实存在安倍晴明这个人物,但流传到如今的‘安倍晴明’形象,虚构成分极多,说是‘半’虚构都算是客气的了。
“...特意来这边吃晚餐,是打算吃完之后看一看京都艺伎吗?”南云凉介询问林千秋道。
等林千秋说完了一个安倍晴明小故事,南云凉介尝了一口这家店提供的蟹肉,皱了皱眉就放下了,干脆专注于和林千秋说话。
这家餐厅价位挺高的,但林千秋和南云凉介也不知道它是好是坏,更多是到了祇园这边随便选的祇园这边有祇园东和祇园甲部两条花街,是此时京都艺伎聚集活动的五条花街之二,也是名气最大的两个(另外三个是上七轩、先斗町、宫川町)。
林千秋特意晚餐跑到这边来吃,要说没有看艺伎的想法,那才是奇怪呢!
“是有一点啦,毕竟京都来都来了...我觉得日本将艺伎打造成文化名片很糟糕,但如果当成一种旅游景观,只是看一看都来到京都了,当然会有这种想法。”林千秋不好意思地说。
简单来说,类似林千秋上辈子时,国内一些地方有的传统‘文化糟粕’。那些即使剔除了其中不符合现代法律、道德的部分,根子上也是歪的,根本无法正大光明宣传。但不可否认,大家又对这种东西有好奇心,所以‘来都来了’,还是会看看的。
道德上会有点儿不自在,但人类本性里的‘八卦’又实在抑制不住。所以之前定计划的时候林千秋没说,现在不自觉来了祇园这边,再说起来也有点儿不好意思......
南云凉介倒是没想到,来京都旅游看一看艺伎而已,林千秋会有这么大的心理负担。他本人算是正派了,可是再正派也不能脱离时代和环境去看啊作为一个成长生活在七八十年代的日本人,他怎么也不会觉得作为一个游客去看看艺伎是什么有损道德的事。
在旅游上打出‘艺伎’这张牌,本来也是京都大力主张的啊!只要本身不冒犯艺伎,怎么也看不出哪里有问题。
所以见林千秋承认是想看艺伎,南云凉介就问:“只是在祇园这边看艺伎赶场就够了吗?唔...现在还有点时间,要不要邀请几位艺伎、舞伎去茶屋?”
??[179]霓虹物语1985(10): “咦?”林千秋没想到南云凉介会说到邀艺伎去茶屋。\r\n\r\n ……
“咦?”林千秋没想到南云凉介会说到邀艺伎去茶屋。
“现在?这个时间还可以吗?”她有些疑惑:“艺伎都是需要预约的吧,还得是熟客...现在已经傍晚了,艺伎都开始到处赴约了,这个时候约今晚的艺伎?”
“我虽然也能猜到,所谓艺伎不接待生客,所有邀约都需要提前一段时间给出,这都不是铁律再大的规矩,也总会一些人例外,嗯,也可能是为钱,很多很多的钱。但我想,我们还不到艺伎馆和茶屋破例的程度,钱也没有那么多。”
“而且南云君也不像会那样做的人呢。”
南云凉介摇了摇头:“我或许不到艺伎馆和茶屋破例的程度,但如果是‘林雪堂’老师,那就没问题了...不,这不是玩笑,毕竟一直以来,花街就和文学界走得很近。”
当然,这话也是白说,所以说完后南云凉介迅速改口:“总之,我是有办法的,毕竟我以前也是‘歌舞伎子弟’。嗯,虽然我一直不喜欢这个身份,但这也是我人生经历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