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

这也不是偏见,其实看京都的历史就知道了,京都自古贫瘠,又不临海,这边是真没什么像样的产出啊!而在古代,一个地区的厨房到底如何,到底还是要看当地产出情况的。

注一:自《祇园小呗》

注二、注三:自《丸竹夷》

??[177]霓虹物语1985(8): 林千秋和南云凉介在‘梁山泊’这个名字有点奇怪的料理店吃完了……

林千秋和南云凉介在‘梁山泊’这个名字有点奇怪的料理店吃完了午餐,直接就打车去了车站,然后乘坐电车到达鞍马站鞍马站即使在几十年后,也勉强可以说是‘秘境’了(如果不是游客很多,以环境和地理位置来说,绝对算是秘境),现在就更别说了!

所以相比起打车过去,反而是乘坐电车比较方便,而且沿途路段风景很美,也算是一个旅游项目了。

“好像是宫崎骏电影里的场景啊...”林千秋看着窗外,忍不住感慨。

南云凉介有点奇怪:“《风之谷》的那位宫崎骏先生吗?有吗?”

现在的宫崎骏虽然已经在业内颇有名气,但和几十年后被称之为‘国宝’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奠定其业界地位的代表作,到现在为止也只有一个《风之谷》而已。至于《天空之城》、《龙猫》、《魔女宅急便》、《千与千寻》等,都还没有出来呢!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南云凉介才会觉得林千秋这话有点儿奇怪。毕竟单纯说《风之谷》,以及宫崎骏已经推出,但未来名气没那么大的作品,并没有体现出这种乡村秘境的风格。《风之谷》倒是也有森林山谷风光,但和《龙猫》等作品呈现出的也不是一回事。

“嗯,是风格啦,就是美学气质上的相似。”林千秋可没法解释未来的《龙猫》、《借东西的小人》,所以也只能这样说了。而一旦说到有点玄学化的美学气质、艺术,这就很大程度看个人感觉了,那当然是林千秋怎么说都可以。

尤其是她作为一个作家,也算是艺术家了,这样说就更不值得奇怪了。

南云凉介果然不再在意这个,而是说起了今天的行程安排:“先游览鞍马山吧,一路上山有很多漂亮的神社,山顶还有鞍马寺。之前修学旅行也来过,很漂亮京都是眼睛的旅行,最大的优势就在这里了。”

“到山顶后从另一边下山,还可以徒步到贵船神社...可以看到贵船神社点灯了,晚上就在贵船神社吃‘川床料理’吧。上次修学旅行来这边没有吃川床料理......”

其实在修学旅行之前和之后,南云凉介都来过京都,也都吃过川床料理,不应该有这种遗憾。但那次的修学旅行之旅对南云凉介是特殊的,或者说,修学旅行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特殊的!长大后依旧能去远足,可选择的地方还更多,但小时候和同学一起远足的经历依旧无可替代!

更何况,南云凉介当时最大的遗憾是林千秋和他并不同级,所以也就没有一起参加修学旅行,她没有看到他看到的每一处景色...这让他的每一次遗憾都加倍了,而且无法弥补,直到这次和林千秋一起来京都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