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所以日本人接受它算是快的,但牛舌长期以来也被日本人视为不够高贵的食物。会和各种内脏下水出现在‘烧鸟店’里在吃‘物’隐晦的时代,大家走进卖这种食物的店也会不好意思,甚至感到羞耻。所以店家为了招徕生意,为了让食客少点儿压力,都会在一种彼此心照不宣的默契下打‘烧鸟店’的招牌。

这样的烧鸟店,靠熟客口口相传。至于当它是普通烧鸟店的顾客一走进来,大概会很快退出去吧。

也就是从八十年代起,大家吃‘物’这件事才变得没那么隐晦了,烤‘物’的小摊子可能就摆个小摊子在集市上正大光明地做生意。

然后,牛舌居然还进入高级人日料店了林千秋这才感叹了一句。

“日料一直在变化,如果一切都遵照传统,那除了鱼肉,其他肉类都该消失了。”南云凉介作为一个日本人,倒是看的很开。

与他相反的是,隔壁位置上的食客们,一个劲地在‘怀念过去’呢!

“最近的料亭连摊鸡蛋也比不上过去了,玉子做的很厚,我记得以前会摊的薄薄松松的...真怀念啊。”

“是的,当时会放磨碎的虾子唔,我记得有一家御池附近的店还是这样做摊鸡蛋的。”

“那可真不错啊,还有老店依旧如此吗?我记得上次去‘菊上屋’,他们送上的芥末也不一样了,我敢说那绝对是用金属擦板擦出来的。虽说那样更加省力方便,但完全不能和过去鲨鱼皮鱼糕板擦出的相提并论。”

“那是当然的啦!近松老弟!正宗的芥末泥,要用鲨鱼皮擦板去擦,然后使用刀背敲打,这样才会特别有粘性。我记得我年轻时候常去的那家店的女将曾说过,擦板第一年只能用来擦萝卜泥,之后才能擦芥末泥现在的人,是不可能有过去的那种用心了。”

此时,一位似乎是下属的人也笑着说:“正是如此,不只是店家与过去不能相比了,年轻的客人也是如此...上次我认识的一位茶屋老板娘还抱怨说,有一位客人将芥末泥化在了酱油了,然后蘸刺身吃,这实在是浪费厨师的心意啊!”

“哦...说起来芥末泥混在酱油里,只有吃金枪鱼红肉刺身时才合适吧?不过现在的年轻人也无法讲究这些了,毕竟连多数的金枪鱼都是养殖产品,红肉几乎没有,全都是白色的脂肪。”

“是的是的,现在的人判断厨师的刺身是否做得出色,很喜欢看鱼肉的厚薄,要薄的透光才好...这在过去是错的,但在现在倒是也有其合理性呢。过去都是红肉的部分稍厚,切到白色脂肪的部分则越切越薄,现在都是白肉了就...(笑)”

“相比之下,‘梁山泊’倒还算是一家讲究的店了,虽然不是料亭,但在鱼肉料理上比很多料亭做的还好呢!”

他们说到的料亭是日本高级餐厅的称呼,虽然好像稍微高档一些的餐厅都可以自称‘料亭’,但实际上真正符合标准的料亭非常少,而且大多集中在东京对料亭有需求的就是政治家、大企业家、大财团家族成员......

真正的料亭,硬件、软件方面的要求都有,硬件方面就要是日式建筑,附带日本庭院、内部为榻榻米个室等等,足够筛出一大堆所谓的‘料亭’了...至于软件方面,则更不必说。所以,真正的料亭在其实非常有限。

听到隔壁位置的食客这样议论,林千秋也不知道他们是在有话说话,还是在说大话。不过不管是真是假,都不关他们两个普通游客的事不过,对林千秋来说,他们话里话外还是有点儿重要信息的,比如‘梁山泊’绝对是一家好店。

不一会儿后,林千秋和南云凉介点的料理一样一样送上,林千秋更确认了这一点。料理的味道是真的没得说,而且米酒也很适口。

这在东京其实很难得,因为懂行的就知道,不管京都怎么吹嘘,都改变不了这边做本地料理的餐厅口味一般的事实(外地菜,甚至外国菜就无所谓了)。这一点倒是和华夏的‘北京美食’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得靠故事和文化加持,不然就算不是‘美食荒漠’,那也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