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仍旧和以前一样,只和这些妃嫔说一会儿话就让她们离开。

等宫里恢复往日的清冷后,太后没有动,盏书站在她身后,她愣愣地看着太后的背影,只觉得充满了寂寥。

“太后娘娘,今日的天极好,可要去晒晒太阳。”盏书低声询问。

“不了。”太后望着窗户外面语气寂寥:“懒得动。”

盏书心头一酸,不知该说什么好。

天气暖了起来,宫里的琉璃瓦在暖阳的照耀下下泛着波光粼粼的亮光,檐角的风铃随春风轻响,清脆悦耳的声音在寂静的宫中回荡。从南方归来的燕子偶尔落在屋檐上,它们没个定性,一会儿飞掠过朱红色的廊柱,一会儿停在雕花的窗棂上。

燕子轻啄着窗木,偶尔抬头望向房内的人,张嘴呢喃细语,仿佛在诉说着远方的故事。

在这深宫之中,精致的雕梁画栋都透着几分说不出的寂寥。

“这鸟儿太小了。”太后轻声道:“太年幼。”

盏书垂眸,她知道太后说的不是鸟,而是七皇子。七皇子不占嫡不占长,如今还不满六岁,朝臣所认的正统和萧宴宁挨不上边。说的再狠一些,今日即便是太子出事,东宫的位置也不一定能临到萧宴宁头上。

更重要的是,皇帝即便宠爱萧宴宁这个七皇子,可他还在时时防备着太后和秦家。

若秦家因萧宴宁无缘而动,那便是一场明晃晃的灾难,没有皇帝会允许这样的事发生。

盏书望着太后,心下生出一丝怅然,春光如旧,岁月无声,太后仍旧进退不得。

想退,不甘心,想进,路不顺。

有时盏书甚至觉得太后还不如做一只堂前燕,想来来,想走走,也不用独守这高墙。

“说什么呢。”太后轻笑。

盏书这才发现自己把心里话说出来了,她有些无措。

太后的心情却莫名好了起来,她起身笑着说道:“走,咱们出去看看这自由的堂前燕。”

燕子幼小,但日子还长,守着日子过,谁又能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朝堂上果然因皇帝痛哭时那段话开始了争论,一部分朝臣认为,皇帝孝心可嘉,只是宫里已经皇太后。皇帝也已封生母为太后,既如此,皇帝生母以太后身份留守通州又有何不可,没必要非进京,太子成婚后也可以前去通州拜见祖母。

毕竟这一入京,必然要入宫,要不然说不过去。

其他朝臣自然有不同的看法,通州太后是皇帝生母,即为皇帝生母自然可以入住后宫。天子以孝治国,若连生母病重都无法探望,何谈孝心。

说到底之所以能争论起来就因皇帝没有过继给先皇,还有就是宫里皇太后仍在。

若过继了,也就没了当年的尊号之事,也就不会死那么多人,如果宫里没有一个皇太后,那皇帝迎生母入宫即便有点瑕疵,但不影响大局。

现在事情卡在了这里。

双方都有漏洞存在,都没办法说服对方。

不过因有上次尊号之事的教训,朝臣争论时暂时没有那么激烈。

毕竟皇帝动了杀心就会毫不手软。

朝堂后宫气氛都很古怪,就连永芷宫也不例外。

近些天,秦贵妃脸上的笑都很勉强。

萧宴宁也很心累,秦贵妃夹在太后和皇帝之间,最是无奈。好在皇帝还没有那么丧心病狂,最近都没有入后宫,自然也没有来永芷宫。

萧宴宁真怕他这个皇帝爹来到永芷宫不经意间叹息、满目愁容。

就好比上次尊号之事,当时皇帝在秦贵妃面前就十分做作。

他都那等模样了,秦贵妃能不问怎么回事吗?要不是他在场打断了皇帝的大招,皇帝说不定就把借着秦贵妃的询问说出思念生母的话了。

那个时机很好,恰逢皇帝生母病重,谁能阻止皇帝尽孝。

秦贵妃真做了选择,尊号啊,或者接生母入宫啊都要容易多。

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