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凄厉,江面上飞过去的大雁,发出哀苦的声音。每一句都是林黛玉心里的感觉。诗就是人的心事,黛玉这一连串句子,刚好道出了她的心事。
说完以后大家都笑了,说:“这一串子倒有些意思。”接下来还没完,因为刚才是酒面,下面还要有酒底,酒底必须要在当场拿一道菜里的东西出来,然后去写诗。林黛玉拿了一个榛穰,就念出来了:“榛子非关隔院砧,何来万户捣衣声。”
这个游戏也许会把今天的读者吓到,我的二十几岁的学生,一读到这里就说,我不要念《红楼梦》了。有时候可能很多朋友不见得赞成,但如果年轻人愿意看《红楼梦》,我是帮他们跳过这些部分的。因为如果他可以看下去的话,这些东西有一天他慢慢会去看,不见得一定要在第一次把他吓住。因为这个游戏的背后需要丰厚的文化背景,那刚好跟今天小孩的背景完全不一样。后来我就跟他说:“没关系,你写出一部电影的名字,一首周杰伦的歌的名字,一个电玩的名字,把这些连成一串。”那个东西就是我不会的。
这个令完了以后,“鸳鸯、袭人等皆说的是一句俗语,都带了个‘寿’字”。有没有发现作者又在对比,因为你叫鸳鸯、袭人这些人讲什么曲牌、古文简直是把她们难死了,所以她们说的只要每一句里有个寿字,像“寿比南山”什么的就好了。曹雪芹当然很有学养,但我觉得更了不起的是他从来不卖弄。
“大家轮流乱划了一阵,这上面湘云又和宝琴对了手,李纨和岫烟对了点子,李纨便说了一个‘瓢’字,岫烟便射了一个“绿”字,二人会意,各饮一杯。”最好玩就是“二人会意”,旁边人都不知道她们在干吗,因为她们的默契太好了。我的侄女、侄子常常让我猜谜,我觉得头都快要昏掉了,有次他们比起四个手指问我:“这是多少,你用英文发音。”我说:“four”。然后他们把四根手指折下来问我说,这样是什么?我就呆掉了,后来他们公布答案说是“弯的four(wonderful)”。其实这个就是射跟覆,你看每一代的游戏都有自己的规则在里面。所以我还是希望,不要用黛玉、宝钗的文化教养去打击另外一代的年轻人,觉得他们一无是处,也许他们斗智的“弯的four(wonderful)”也可以变成小说里的一部分。我想这个是读《红楼梦》的游戏觉得最有趣的。
下面我们看到湘云划拳输了,“请酒面酒底”,宝琴就说:“请君入瓮。”意思是说,你输了,现在请你进来受罚。大家就笑起来,说这个典故用得好极了,有一点在嘲笑湘云。
但湘云就是湘云,这个女孩子的身上都是大气的东西。刚才听到的“折足雁”、“九回肠”都是缠绵和婉转的悲哀,现在我们听到湘云的第一句就是:“奔腾而砰湃。”这是欧阳修的《秋声赋》里的句子,小时候常常被爸爸逼着背。欧阳修听到外面有种声音,就叫书童出去看看,童子告诉他,这个声音在树林当中奔腾而砰湃,是秋天的声音。第二句,“江间波浪兼天涌”,是杜甫《秋兴八首》里的句子。在游戏当中顺口而出的东西才真正是个性,史湘云的个性跟黛玉真是不一样。下面一句:“须要铁锁链孤舟。”“铁锁链孤舟”是骨牌里的名字,她用字跟黛玉也不一样,“铁锁链”,里面都是刚硬的东西。第四句:“既遇着一江风。”“一江风”是曲牌名。第五句正好接上了,因为有一江风,所以“不宜出行”。“不宜出行”也是时宪书里面的句子,就是这个季节不宜于远行的意思。作者其实借着这一个游戏在写人性,黛玉心事的底蕴永远是一个失群的孤雁,湘云刚好是奔腾澎湃的江水,有大气与辽阔的感觉。
她说完了以后,大家都笑了,说:“诌断了肠子的。怪道他出这个令行,故意惹人笑。”酒面说完了,要说酒底。这时候湘云的可爱和调皮都表现出来了。大家都在等她说,她却“吃了酒,拣了一块鸭肉呷口,忽见碗底有半个鸭头,遂拣了出来吃脑子”。等大家急得让她赶快说,才用筷子举着鸭头说:“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头上那讨桂花油。”
她一说完,“众人越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