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王夫人的房间,王夫人很客气地邀请她到炕上来坐。王夫人告诉黛玉说,舅舅今天有事情,以后再见面。接下来跟她说,跟姐妹相处都没有问题,只是你要小心,你有一个表哥,大家叫他混世魔王。
作者用母亲的口吻介绍宝玉,带出其顽劣的个性。事实上,宝玉不只是顽劣,他的个性里有别人不能理解的地方。这部小说把一个十几岁小男孩在发育过程中的那种不知天高地厚或者不可解的性情,写得极到位。
王夫人口中讲出来的宝玉大概是什么样的呢?她说:“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见罢。只是有一句话嘱咐你: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是偶一玩笑,都有尽让的。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注意,只有妈妈口中会讲出这种话。我们不会讲别人的儿子叫孽根祸胎,只有讲自己儿子的时候,才会觉得好像冤家相见一样。这里当然是疼爱,不疼爱到某种程度,也不会这么说。她说:“是这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黛玉进贾府的时候,宝玉不在。这是作者写小说时对铺排情节的讲究,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层次。黛玉进贾府以后,第一个见的是贾母,重点是贾母。接下来是王熙凤,再接下来才是宝玉。
王夫人说:“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黛玉想起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玩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阃厮混。”“内阃”即内帏,就是女眷在的地方,通常男孩子长到某一个年龄就不会往内帏跑了,而宝玉却特别喜欢在内帏厮混。黛玉早听说外祖母极溺爱宝玉,所以无人敢管他,今天听王夫人这样一说,就知道说的是这位表兄了。于是她赔笑道:“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虽极憨玩,在姊妹情中极好的。”此话有一点替宝玉说情的意思。“况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一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有去沾惹之理?”黛玉讲话很有分寸,能让做舅妈的放心。
故事发展到这里我们都觉得宝玉要出场了,可作者却又把它岔开了。
下面写贾母要等黛玉过来一起吃晚饭,描述一个贵族老太太吃饭时的排场。
王夫人带黛玉回到贾母的院子。经过一间房子时她特别指给黛玉,说:“这是你凤姐姐的屋子,回来你好往这里找他来,少什么东西,你只管和他说就是了。”在这里,王熙凤管家的重点再一次被强调。前面王熙凤自己已经交代过,现在由王夫人再一次告诉黛玉。很明显,王熙凤的房子就在贾母后院,跟贾母的房子连在一起。这样一来,整个空间的感觉也就比较清楚了。
“这院门上也有四五个才总角的小厮垂手侍立。”古代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称垂髫,头发是垂下来的。八九岁至十三四岁时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叫总角。才总角的小厮,就是十三四岁的小男孩。
王夫人带着黛玉穿过一个东西穿堂,就是贾母的后院。
“于是进入后房门,已有多人在此伺候,见王夫人来了,方安桌椅。”这里也许不太容易了解,就是贾母要吃晚饭,很多人在伺候,王夫人到了以后才能安置桌椅。为什么呢?因为王夫人是儿媳妇,伺候贾母吃饭责任最大的是王夫人。一个贵族夫人,不可能自己做搬椅子摆筷子的事情。她到了以后,别人才能够帮她摆,她可以命令下人帮她。可见大家族的气派和规矩的森严。
“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李纨拿饭给贾母,王熙凤放筷子,王夫人把调好的羹送到贾母面前去。孙媳妇、儿媳妇都在旁边伺候。贾母终于熬成这个婆了,她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贾母坐在正面,因为身份辈分的关系,没有人跟贾母坐在一起。有人会以为这是王夫人和王熙凤的位子,可她们是绝对不能坐的。“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因为黛玉是远客,而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