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笑道:“虽也看过,那不过是勉人自励,虚比浮词,那里都真有的?”其实我们小时候家里处罚的时候,就跪在那里背朱子治家格言,什么一粒饭,一针线要如何如何,可是你会觉得那只是文章,跟生活无关,生活中的体会跟读书其实是两回事。这几年在加拿大,看到他们的环保是从幼稚园做起,带着幼稚园的小朋友去做垃圾的分类,让他们从小养成习惯,环保跟回收才能真正持续地实现。所以探春说这些都是写出来的“虚比浮词”,“宝钗道:‘朱子都有虚比浮词?那句句都是有的。你才办了两天的时事,就利欲熏心,把朱子都看虚了。你再出去见了那些利弊大事,越发把孔子也看虚了!’”宝钗极度成熟,是这些女孩子当中真正对产业有概念的人。

探春笑道:“你这样一个通人,竟没看见子书?当日《姬子》曾云:‘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境者,窃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姬子是曹雪芹杜撰出来的一个哲学家,可是这种思想我们在儒家经典中能看到,认为尧舜孔孟是讲圣王之道和心性德修养的。但我认为儒家讲内圣外王,是指向内要有做圣贤的修养,向外要有王天下的志向,它是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的,是一整套的哲学思考。我们今天把它割裂开了,导致一些学术领域里的人,连什么叫产业都不知道。事实上在西方的文艺复兴时代,所有登禄利之场的大企业家都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高手,可见登利禄之场并不见得一定利欲熏心。

“宝钗道:‘天下没有不可用的东西;既可用,便值钱。’”这实际上就是指产业,这几个女孩子真不得了,看起来不怎么管事,对很多问题的认识却很有见地。什么叫产业?去发现一个东西可以利用的地方就是产业。很多可用的东西早就存在于宇宙之中,比如核元素,原来它就存在,只是没有被利用。有些人一天到晚想赚钱不见得赚得到钱,因为你必须具备发现和创造物质的可用性的那种智慧。

宝钗说:“难为你是个聪明人,这些正事竟没经历过,如今可惜迟了些。”这个初三学生探春,考试成绩一直很好,只可惜阅历差了些,现在才开始懂这些东西有点晚了,与探春相比,宝钗很早就已经在禄利之场里混过了。

“李纨笑道:‘叫了人家来,不说正事,你们且对讲学问。’”有没有发现李纨的智商比宝钗跟探春要低,她根本听不懂她们两个在讲什么。“宝钗道:‘学问中便是正事。’”这话真的很了不起,我常常想跟现在的官员说学问就是正事。记得一个官员曾跟我说,我需不需要做做文化美容,来听听你的课?我说:不用,学问是正事。一个人的人文素质本来就是该在日常生活里去累积的,不管你是做学问,还是做官,等到用的时候才开始学就来不及了,本来治国治民之道就在学问当中。可见学问和生活的被割裂,从两三百年前就开始了,现在越发严重。所以宝钗就纠正李纨说:“此刻于小事上用学问,那小事越发作高一层了。”五十六回我觉得其实是在讲治国,一个人总在法律系里混来混去,真到要治国的时候就荒掉了。因为治国需要的是阅历和人文的修养,光靠那几个条文没有用。所以这几个小孩子对人生的看法真的蛮高明的,她们觉得:“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去了。”产、官、学三界如果都不讲学问,也就都流入市俗去了。

“三人都是取笑之谈,说笑了一会,仍谈正事。”

“探春因又接着说道:‘咱们园子只算比他们的多一半,加一倍算,一年就有四百银子利息。若此时也出脱生发银子,自然小器,不是咱们这样人家行的事。’”意思是说我们这种公侯之家,不必像赖大家那样为这四百两银子而费周章,只是看到很多东西被平白无故地糟蹋,心里面很不安。

她说:“若派出两个一定的人来,既有许多值钱之物,一味任人作践,似乎暴殄天物。不如在园子里的所有的老妈妈中,拣出几个本分老成能知园圃事的,派准他们收拾料理,也不必要他们交租纳税,只问他们一年可有些孝敬。”老妈妈们大概都比这些小姐更懂园艺,她们至少知道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