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入夜之后雪花依然不断在飘的景色,也对得非常漂亮。
“诚忘三尺冷。”黛玉刚给出一句,就又被湘云抢去了:“瑞释九重焦。”“诚忘三尺冷”有人认为是在讲“程门立雪”的典故,也有人认为是在隐喻禅宗二祖慧可的“断臂立雪”,我比较赞同后一种观点。因为黛玉是出世的,她对儒家忠孝礼仪的东西,大概没有什么兴趣。“九重”就是九重天的意思,“焦”是指干旱,过去的农业社会非常盼望过年的时候来一场大雪,能够缓解干旱。
湘云又起了一句:“僵卧谁相问。”这里有一种悲悯。天寒地冷的时候,会有很多冻死的人,就像杜甫诗里说的“路有冻死骨”,有谁会想到他们?其实我想今天也是一样,在法国如果哪一年大雪特别多的话,很多游民就会冻死。法国游民非常多,不是因为穷,其实是他们自己选择不工作的。他们还有自己的哲学:说每天喝喝红酒、吃吃面包就够了,所以他们就每天去“要”一点红酒跟面包。如果大家有机会到巴黎的塞纳河边,会看到桥洞里住着许多游民。最令人惊讶的是,他们的留声机里放的是巴赫的音乐,也许还会跟你谈希腊哲学。我就有这样的经历,对方是一个退休的巴黎大学的教授,他也去当游民,我吓了一大跳。所以,法文里的“游民”,并不是乞丐的意思,而是他决定自己过这样的生活。可是冬天下大雪的时候他们就很危险,因为桥洞里都没有暖气的设备,那时市政府就会开放几个捷运站让游民住进去。
所以我觉得这些十五六岁的孩子,作诗并非单纯为了附庸风雅的“玩”,其中也包含着他们对于历史、民间疾苦和许多哲学问题的思考。宝琴也接着说:“狂游客喜招。”也有一些风流名士在下雪的时候特别希望出去逛街,去狂游,然后招朋友说我们要不要去登合欢山看看雪。那其实是两种生命,有一种生命是辛苦到冬天没有厚衣服穿,没有暖气,会冻死在路旁。有一种生命是非常的风流自赏,下雪天要招朋友去游玩的。好,这又是一个对仗。可是我希望大家了解在这个对仗里没有偏见,他并没有说哪一种生命对,哪一种生命不对;也并不是在指责说路边都有人冻死了,你们还要去合欢山看雪?而是表明人世间本来就有这两种不同的生命状态。这也是我一直希望传达古诗对仗中隐含的意义所在,它真正的思维是让你超越现世的两难,从而看到一种平衡、一种矛盾。
然后宝琴又给出下一句:“天机断缟带。”“天机”是星的名字,天上的织机就是织女星,传说中织女星每天不停织着布,银河就是她织成的白练,也就是“缟带”。下雪的时候,因为看不到星,也看不到天上的银河,就好像织女把她织的那一匹白色的银河全都切断了,所以“断”是讲下大雪时那种昏暗、阴沉的感觉。
湘云又接道:“海市失鲛绡。”“海市”是海市蜃楼,就是眼前忽然出现一个城市,美丽得不得了,里面还有人在生活。可当你走过去,却发现是一个幻境。《法华经》里讲的“化城”,也是这个东西。海市蜃楼是因为空气中光的一种折射,把地球上很远很远的一个景象映射在空中,所以在沙漠、荒野里行走的人,常常会被那个城幻化住。可因为下雪,在空中幻化出来的彩色艳丽的海市蜃楼都失去了“鲛绡”,“鲛绡”指的是薄纱,这里有点在形容海市蜃楼如梦似幻的那种感觉。
本来湘云接完上句,应该再出一句,可是“黛玉不容他道,接着便道:‘寂寞荒池榭。’”下了雪以后,很少人出来游玩,家里所有的楼阁池榭都非常寂寞。那湘云又赶快接道:“清贫陋巷瓢。”我们知道“陋巷瓢”是来自《论语》的典故。孔子描述最喜欢的弟子颜回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每天吃一点点粗粗的食物,用水瓢舀水喝,住在一个很穷困的社区,一般人都会受不了,可他过得非常快乐。这就是说,虽然清贫,却有自己的某些坚持。
“宝琴也不容情,也忙道:‘烹茶水渐沸。’”因为宝琴刚来,有一点害羞,刚开始还觉得不好意思,现在也不管了,反正都是好朋友,所以也就没什么要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