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件短袄上还用金线跟五彩线绣着龙的图案。因为史湘云是男孩子打扮,所以她就穿了“窄褃小袖”。“褃”是指腋下的部位。而过去很多女性穿的都是宽袍大袖。什么是“掩衿”短袄?就是短袄的开襟不在中间,开在了旁边。“里面短短的一件水红装缎狐肷褶子”,“狐肷褶子”就是用狐狸腹部和腋下最柔软的那块皮毛做的贴身背心,非常保暖。“腰里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脚下也穿着绿皮小靴。”这样一身装扮,“越显的蜂腰猿背,鹤势螂形”,就是有一点男孩子的感觉。大家都笑她说:“偏他只爱打扮成个小子的样儿,原比他打扮女孩儿更俏丽些。”

所以你可以看到,穿什么服装跟个性有很大关系,黛玉要穿成这样,大概就不像样子了。像史湘云这种个性爽朗、豪迈,很有现代感的女孩子,打扮成男孩子,就会显得很酷、很帅。

很可惜,现在好像还没有人用《红楼梦》去开发服装的一种新时尚。其实我们知道,欧美近几年流行的很多都是东方的服饰。我这几年在巴黎,经常看到一个个穿中式衣服的人。我想如果纺织产业敏感度够的话,其实可以把红楼服饰开发得很精彩;我们如果一直模仿西方,其实是开发不出好的产业来的。

如果在今天,史湘云就是一个白衬衫、牛仔裤打扮,骑着摩托车的那种女孩子。她很帅气、直接,迫不及待就说:“快商议作诗!我听听是谁的东家?”李纨说:“我的主意。想来昨儿的正日已过了,再等正日又太过,可巧又遇下雪,不如咱们大家凑个社,又给他们接风,又可以作诗。你们意思怎么样?”

宝玉先说:“这话很是。只是今日晚了,若到明日,晴了又无趣。”宝玉总是这么性急。众人都道:“这雪未必晴。纵晴了,这一夜下的也够赏了。”等于是大家都同意了。李纨说:“我这里虽好,又不比芦雪庵好。”“芦雪庵”也是大观园中的一处景观,临水而建,推开窗就可以垂钓。“我已经打发人笼地炕去了,咱们大家拥炉作诗。”“地炕”有些像炕,是北方冬季的一种取暖设备。“老太太想来未必高兴,况且咱们小玩儿,单给凤丫头个信儿就是了。”平时这帮大观园的孩子一起玩,都会叫上贾母。这次因为下大雪,李纨就觉得贾母不一定有兴趣,所以没叫她,谁知她后来自己跑来了。

然后李纨又和大家商量凑份子的事,说香菱、宝琴、李纹、李绮、岫烟,这五个人不算,二丫头病了不算,四丫头告假也不算。剩下的四个,就是宝玉、探春、宝钗、黛玉,每个人一两银子。“我总包五六两银子也尽够了。”大家“因又拟题限韵,李纨笑道:‘我心里自己定了,等到了明日临期,横竖知道。’说毕,大家又闲话了一回,方往贾母处来”。

这一夜大家就很兴奋,尤其像宝玉这种露营会睡不着觉的学生。“到了次日一早,宝玉因心里记挂着这事,一夜没好生得睡,天亮了就爬起来。掀起帐子一看,虽然门窗尚掩,只见窗上光辉夺目,内心踌躇起来,抱怨定是晴了,日光已出。”宝玉看到从窗缝里透过的光非常耀眼,就有些失望。心想糟糕了!太阳已经出来,就没有雪了。其实雪光是最亮的。“一面忙起来揭起窗屉,从玻璃窗内往外一看,原来不是日光,竟是一夜大雪,下的将有一尺多厚,天上仍是搓绵扯絮一般。”“窗屉”有些像百叶窗,可以支起、放下。古代的房子通常是用纸来糊窗户,你看,宝玉的房间却都是玻璃窗。宝玉看到雪还在不断下,高兴得不得了,洗漱之后,就急急忙忙出门了。

宝玉“只穿一件茄色哆啰呢狐皮袄子,罩一件海龙皮小小鹰膀褂子,束了腰,披上玉针蓑,戴了金藤笠。登上沙棠屐,忙忙的往芦雪庵来”。“海龙皮”就是水獭皮,“鹰膀褂子”是一种由坎肩演变来的八旗子弟最喜欢穿的服装,你可以想象一下鹰的翅膀的那种感觉,我觉得像一个很帅的皮夹克。

下面这一段描写非常美,大家可以感觉一下那个画面:“出了院门,四顾一望,并无二色,远远的是青松翠竹,自己却如装在玻璃盒内一般。于是走至山坡之下,顺着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