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着,只见他屋里的小丫头子送了猩猩毡的斗篷来。”只要下雪,宝玉屋里的丫头就会给他送来大红猩猩毡的斗篷。《红楼梦》中,多次提到宝玉穿着大红猩猩毡的斗篷,宝玉最后出家的时候,身上披的也是这领斗篷。我个人觉得,这个红色不仅有热烈、热情、热闹的意义,还有赎罪的意味,因为红色也是血的颜色。

小丫头说:“大奶奶才打发人来说,下了雪,要商议明日请人作诗呢。”话还没有说完,李纨的丫头便过来请黛玉。宝玉就随着黛玉,一起来到稻香村。《红楼梦》中很少形容黛玉的穿着,这里就写到因为下雪,她换了一身行头。

先看黛玉讲究的雪鞋,是“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下雪天穿的是染成红色的小羊皮材质的靴子。“掐金挖云”是说在靴面上镂空剪出云头的图案,再在边缘绣上金线。“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皮里鹤氅”,“鹤氅”是一件像鹤的雪衣,袖子宽宽的,两侧开衩,中间以带子相系;“大红羽纱面白狐皮里”就是外面是大红色的羽纱面料,里面是白狐皮衬里。所以一边是红,一边是白,衬着她红色的小皮靴。腰间“束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绦”就是腰带,上面有玉佩、金饰和中国结一些饰物,尾端为流苏。“青金闪绿”就是把绿色跟金色衬在一起。大家看她身上的主色是什么?是红色,可腰带是绿色的。这就是民间一种充满强烈对比的配色法,有点像野兽派。我觉得这一段描写非常美,下雪天,白色的背景衬托出宝玉和黛玉的一袭红色,颜色非常鲜明。你可以感受到两个青春年少的孩子身上所洋溢的朝气。

我们接着往下看,就可以看到这群年轻的孩子,个个打扮都不一样,好像一场时装秀。“头上罩了雪帽,二人一齐踏雪行来。只见众姊妹已都在那边,都是一色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的斗篷。”“羽毛缎”也称羽缎,它相对羽纱来说,质地更厚密,也更光滑。“独李宫裁穿一件青哆啰呢对襟褂子”,李宫裁就是李纨,她因为年轻守寡,所以穿的颜色永远是灰色调的。“哆啰呢”是一种从西洋进口的毛料,“哆啰”是音译。“薛宝钗是一件莲青斗纹锦上添花洋线番羓丝的鹤氅”,跟李纨一样,宝钗穿的是莲青色的冷色调衣服,“洋线番羓丝”是一种用丝线和毛线混纺的进口面料,“锦上添花”则是一种丝织工艺。下面就讲到了邢岫烟,“仍是家常旧衣裳,并无有遮雪之衣”。所以,穿得最单薄的就是邢岫烟。

接下来就是史湘云的隆重登场:“一时史湘云来了,穿着贾母与他的一件貂鼠脑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大褂子。”“貂鼠”就是紫貂,用紫貂脑袋上的貂皮做面子,用长毛黑灰鼠的皮毛做里子,做成的一件大褂,你可以看到有多么讲究,因为曹雪芹家族是当时的“纺织界第一家族”。“头上戴着一顶挖云鹅黄片金里大红猩猩毡昭君套”,“昭君套”其实就是“抹额”,有点像帽子,但没有顶,又称“卧兔儿”,这个昭君套外层是镂空的云头,里面衬着鹅黄色片金锦。脖子上有“大貂鼠的风领围着”。

看到湘云这身装束,黛玉就笑她说:“你们瞧瞧,孙行者来了。他一般的也拿着雪褂子,故意装出一个小骚达子来。”“骚达子”是中原民族对北方游牧民族的蔑称。黛玉把她比喻为孙行者,大概是觉得她额头上束着抹额,身上穿着貂皮大褂,那个感觉有些像孙猴子。湘云笑着说:“你们瞧瞧我里头打扮的。”说着就把外面的褂子脱了,“只见他里头穿着一件半旧的靠色三镶领袖秋香色盘金五彩绣龙窄褃小袖掩衿银鼠短袄”。领子跟袖子是用三种相近的颜色拼成的,而且领、袖的部分还镶了三道边。衣服的颜色是“秋香色”,也就是介于黄跟绿之间的一种颜色,它是绿色慢慢有一点泛黄的那个感觉,就像秋天的树叶变色的过程。我们知道,色彩学这个东西特别容易看得出文化的高低。文化低的时候,就只有蓝啊、绿啊这些单一的形容;文化高的时候,它就会细致复杂到有“雨过天晴”色、秋香色。在过去的戏剧里,有很多唱老旦的就是穿秋香色的衣服,因为绿色很鲜亮,秋香色就多一点沉稳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