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赦想娶鸳鸯做小老婆这一段,常常被我们忽略,其实里面有非常动人的东西。它为我们呈现了《红楼梦》中那些丫头的宿命,她们的不幸跟悲哀,以及她们内在的坚持。我们读了以后,会对鸳鸯有些不忍。因为对鸳鸯不忍,我们回到现实世界,就会觉得不应该伤害任何一个人。不管我多么爱一个人,多么想占有那个人,也应该尊重他的意愿,而不是利用各种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我想这才是伟大文学作品的意义所在。
【第四十七回 呆霸王调情遭毒打 冷郎君惧祸走他乡】
第四十七回 呆霸王调情遭毒打 冷郎君惧祸走他乡
《红楼梦》第四十六回讲了邢夫人的丈夫贾赦看上了贾母身边最重要的丫头鸳鸯,希望邢夫人帮他促成这件事,结果惹得贾母非常恼怒。我们知道贾母平时从不乱发脾气,有一种家族领袖的身份跟气派,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控制得很好。因为她高兴一点,别人就会巴结奉承;她稍微生气一点,别人就会害怕。我们总是看到她跟孙子辈在一起,玩得很开心。大家也许会觉得,《红楼梦》里面的贾母,不过是一个配角,宝玉、宝钗、黛玉他们,才是这部书的主角。其实贾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红楼梦》中常常说树倒猢狲散,其实这棵大树,指的就是贾母。
贾母是支撑这个大家族最主要的力量。她等于是开创贾家基业的第一代,经历过创业的艰难,后来作为贾家的管家,操持了数十年家务,努力维持着这个大家族的繁荣气象。直到年纪大了,没有办法了,才把管家的权力交给王熙凤,自己乐得清闲自在。对于贾家现在的衰败和乱七八糟,她不是没有看到,而是管不动了,也懒得管了。可是今天有人把心思动到了她身边的人,她就忍无可忍了。
因为大家知道,像贾母这样的老太太,有她多年来形成的生活习惯。而鸳鸯照顾贾母许多年,最了解她的习惯,所以能对她知冷知暖,体贴入微。所以一会儿你会看到贾母跟邢夫人抱怨说:你们要了这个人,等于要了我的命。
到了第四十七回,贾母的怒气还没有平息,邢夫人就来了。“话说王夫人听见邢夫人来了,连忙迎了出来。”注意这个动作“连忙迎了出来”,王夫人跟邢夫人是平辈,其实用不着迎出来,她是想提醒邢夫人做好思想准备,所以里面有一种关心。“邢夫人犹不知贾母已知鸳鸯之事,正还又来打听消息。”可见邢夫人在这个家族当中,有一点木讷,有一点迟钝,如果是王熙凤,可能早就听说了。你不知道王熙凤在这个家族里有多少眼线,不管发生什么事,王熙凤一下就知晓了。假如她想讨好贾母,总是知道时机对不对,也是因为她有很多眼线。
等她进了院门,“早有几个婆子悄悄的回了他,他方知道。待要回去,里面已知”。邢夫人有一点怕贾母生气,想先回避一下,可是里面已经知道了,这个时候不进去,更不礼貌。再加上王夫人也来接她,所以就硬着头皮走了进去。进来后,“先与贾母请安,贾母一声儿也不言语”。邢夫人跟贾母请安,贾母就不理她。贾母如果骂人,也许还好一些;沉默,才是最大的惩罚。
我们小时候都有过这种体会。父母最生气的时候,不是骂你的时候,而是不理你的时候。你放了学回家跟妈妈说:“妈妈我回来了。”妈妈不理你,你大概知道成绩单到了。
邢夫人“自己也觉得愧悔”,就很难堪,因为这真的是不太恰当的事。一个儿媳妇跑去跟婆婆要丫头做丈夫的小妾,这也怪怪的,所以邢夫人自己也觉得怎么会做了这件事?可是我觉得,这是女性多年结婚以后的惯性。丈夫要什么,太太给他什么,到最后她就没有拒绝的习惯了,其实作者是用这个角度在写人。所以我也觉得人多多少少都有可被同情之处,因为不是自己要不要变成这个角色,而是许多年之后,我们都不知道自己变成了什么角色。
日本有一个非常好的导演小津安二郎,他拍过一部叫《早安》的电影。就是描写传统的妇女,丈夫讲什么,她就顺从地答应。丈夫一回家,她一定是在门边蹲下去把拖鞋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