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看他这身斗笠、蓑衣做得十分细致精巧,不像市面卖的,就问:“是什么草编的?怪道穿上不像那刺猬似的。”宝玉说是北静王送的,还说:“你喜欢这个,我也弄一套来送你。”黛玉说:“我不要它。戴上那个,成个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儿了。”她才讲完就有一点不好意思,因为她刚刚说宝玉像渔翁,现在又讲自己像渔婆,好像是一对夫妻的感觉,所以“后悔不及,羞的满面飞红,便伏在桌上嗽个不住”。两个小孩子一起玩大的时候,其实对性别差异很模糊,隐隐约约感觉到发育了以后,才想要把这个差异区分开。所以这里面都在讲青春很微妙的一种感觉。

“宝玉却不留心”,在那边东看西看,就看到桌子上的诗,“遂拿起来看了一遍,不禁叫好。黛玉听了,忙起来夺在手内,向灯上烧了”。这是非常小孩子的举动,她觉得那个诗有点像日记,记录了自己很私密的心事,她不想让别人看到。我想大家都会有这种感觉。宝玉笑着说:“我已经背熟了,烧了也无益。”不过我有些怀疑,宝玉是不是真的都记得。黛玉就跟他说:“我也好些,多谢你一天来几次瞧我,下雨还来。这会子夜深了,我也要歇着,你且请回去,明日再来。”

如果我们认为宝玉跟黛玉是男女朋友,他才来看她,其实是有一点小气了。就像怎么解释宝钗跟黛玉是情敌,却也来探病一样。所以宝玉每天几趟的看望,完全超越了爱情。黛玉这个时候下逐客令了。注意下边的动作:“宝玉听说,回手向怀中掏出个核桃大小的一个金表来,瞧了一瞧,那针已指到戌末、亥初之间。”钟表是1600年左右传入中国,宝玉这个时候已经在用怀表了。如果我们不细心,就看不到《红楼梦》中有很多这种西洋的东西。乾隆也有许多这种小的钟表,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院里有一个房间全部是老的钟跟表。光绪皇帝最后被慈禧太后幽禁的时候,因为皇权被剥夺了,他就每天在修那个表跟钟。

金表上的时间不是用阿拉伯数字显示的,而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戌末、亥初之间”大概就是晚上九点刚过的样子。宝玉把表揣进怀里,说:“原该歇了,又扰的你劳了半日神。”然后披蓑戴笠,走了出去。

刚出去,“又翻身进来问道:‘你想什么吃,你告诉我,我明儿一早回老太太,岂不比老婆子们说的明白?’”黛玉笑着说:“等我夜里想起来,明儿早起告诉你。你听雨越发紧了,快去罢。可有人跟着没有?”两个婆子在外面应道:“有人在外面拿着伞,点着灯笼呢。”如果你把这样的描写想象成一幅画,会觉得这里的语言非常有趣。

黛玉说:“这个天点灯笼?”宝玉说:“不相干,是明瓦的,不怕雨。”“明瓦”是指把蚌壳打磨加工成类似玻璃的东西,不过比玻璃的透光性差,只能透过微弱的光。“黛玉听说,回手向书架上把一个玻璃绣球灯拿了下来,命点上一只小蜡来,递与宝玉,道:‘这个又比那个亮,正是雨里点的。’”这些都是《红楼梦》中的细节,如果大家细心读,就可以看到三百年前的人是怎么生活的。我们今天的生活也有很多物件,有兴趣的朋友如果把它们记录下来,那么几百年之后的人,就能知道我们现在是怎么生活的了。《红楼梦》很了不起,它完整保留了十八世纪初期贵族生活的面貌。

宝玉说:“我也有这么一个,怕他们失脚滑倒了,打破了,所以没点来。”黛玉就嘲笑他:“跌了灯值钱,还是跌了人值钱?你又穿不惯木屐子。那灯笼命他们前面照着。这个又轻巧又亮,原是雨里自己拿着的,你自己拿着这个,岂不好?明儿早送来。就失了手打了,也有限的,怎么又忽然变出这‘剖腹藏珠’的脾气来了!”“剖腹藏珠”是说破开肚子,把珍珠藏进去,比喻惜物伤生,轻重颠倒。宝玉听了,赶忙接了过来,交给一个小丫头捧着,他扶着小丫头的肩,“一径去了”。

宝玉回去不久,蘅芜苑就有一个婆子打着伞,提着灯,送了一大包上等燕窝来。你可以看到宝钗做事情就是这么周到刚刚才讲,当天晚上就送来了。我们注意这个时间细节:晚上。宝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