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大,不下于妈祖信仰。可是后来很奇怪,大家都比较多地谈妈祖信仰,而不太谈烧亡船的部分,其实这个部分在民间很自然,甚至民间的盂兰盆节、送水灯也都有把邪祟送走的意思。
送完祟之后,“果见大姐儿安稳睡了”。所以你也不晓得到底是真是假,这个纸钱一烧,孩子就睡得安稳了。凤姐就很高兴,说:“到底是你们有年纪的人经历的多。我这大姐儿时常要病,也不知是什么原故。”刘姥姥说:“这也有的事。富贵人家养的孩子太娇嫩,自然禁不得一些儿委屈。”这完全是刘姥姥的民间看法,可是她很大胆地讲出来了。“以后姑奶奶倒少疼他些就好了。”
这句话我现在也常常跟朋友讲,你老是说小孩没有办法独立,可是你有没有给他机会让他出去碰一碰、撞一撞,去犯一点错。防范所有犯错的可能,他就不会有做对事情的可能。但我们都知道这很难做到,因为我们总是想把所有的好都留给下一代。结果,我们每一代都在讲这个话,可是很难做到。
“以后姑奶奶倒少疼他些就好了。”刘姥姥提了这样的建议。凤姐认为这话有道理,又说:“我想起来,他还没个名字,你就给他起个名字,借借你的寿;二则你们是庄稼人,不怕你恼,到底贫苦些,你这贫苦人起个名字,只怕还压的住他。”
王熙凤很相信刘姥姥的话,觉得她是上了年纪、有经验的人。然后就和她说:不怕你不高兴,你们乡下人,到底比较贫苦,所以我想借你们穷人家的“生命力”。这个部分我一直觉得是《红楼梦》的作者有意要告诉我们的,就是生命并没有绝对的好或绝对的不好。一个在温室里长大的孩子,其实他的生命力是很弱的,没有办法抵御太多的困难与危机。所以王熙凤就说:我想借你们乡下人的口,给她取一个名字,也许能够镇得住她。
为什么民间老是把小孩的名字取得那么难听,什么阿猫阿狗的,因为觉得好养,太娇贵怕遭天嫉。我一直认为这是民间的一种大智慧,其实也是在提醒人,做人要收敛,不要太张扬。
我们通常会请有身份地位的人给小孩取名,可是王熙凤反而叫刘姥姥这样的乡下老太太给她的女儿取名字。刘姥姥听了,想了一想,笑着说:“不知他几时生日?”先要八字。凤姐说:“正是呢。生的日子不大好,可巧是七月初七。”我们知道七月初七,现在有点变成中国的情人节了,其实最早是纪念牛郎织女星的节日,是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因为织女是天上掌管纺织的女神,民间的少女会在这一天祈巧,让自己的手变得灵巧,因为古代的女性都要做女红这一类的东西,所以这一天也叫“乞巧节”。我记得我们小时候家里还有过这个节,就是妈妈会带着姐姐妹妹们,吃一种蚕豆,然后拜织女星,就希望说可以在纺织方面手很巧的意思。
但凤姐说她女儿生在这一天不太好,是因为民间有一种迷信,认为小孩生在某个神的祭日,对这个小孩不好,因为那个时辰太重。所以生在端午、元旦、中秋这种节日,这个小孩的命会比较特别。像贾家的大女儿元春,就生在元旦,后来做了贵妃。除非她命中八字很重,否则就压不住这个节气。
刘姥姥忙笑道:“这个正好,就叫他作巧哥儿罢。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有没有发现,乡下人没有什么好怕的。七月初七是乞巧节,她说我们就用“巧”字,这叫“以毒攻毒”。可见民间有很多有趣的智慧。我用“智慧”这两个字,大家也许觉得不太理解,好像智慧是读书人才有的。可是我常常会觉得读书人读到的东西,是知识,不一定是智慧。智慧很奇怪,它不是靠读书就能读出来的,它是生命经验,它是对宇宙、自然一种本能的知觉、一种通达。所以我们说在印度的古代经典里,有很多人类的智慧。
刘姥姥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她虽然不识字,是个文盲,可是她有一种智慧。她用这个“巧”字,就是说,命运这个东西,你越是怕它,就越容易被它整到,所以不如直接面对它。“以毒攻毒”的意思是,面对危难,你不要避讳它,正面面对它,反而能够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