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风扑了,也是有的。”有可能是被风吹了,感冒了。“二则只怕他身上干净”,因为她平时太干净,从来不接触脏的东西,所以一接触脏的东西,就不得了了。所以这个干净是好的意思吗?可能不一定是好的意思,而是说免疫力太差了。很多人说在北美居住的人,一到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很多都会生病,因为他太干净,病菌太少。所以宇宙间是不是有一个循环我们不知道,但可以看到很多特别强的文化,最后完全消失。譬如说巴比伦文明完全消失,很多人认为那是因为它少掉了另外一种生命力。《易经》里面讲,一样东西发展到极致之后,就要回到最粗糙的状况再来一次,让那个生命力重新培养厚实,再发展出来。因为不要忘记,精致本身就是生命力弱掉了,东方很多历史都在讲这种轮回。这就是为什么我常常要往南部跑的原因。我觉得在一个比较粗犷的生命里面,其实有一种非常大气的东西,那是一种很厚实的生命力。

我最近看到一部电影很好玩,讲慈禧太后每天吃完饭后要散步九百九十九步,永远不会走到一千步,因为一千步以后就是下坡。就像汉朝皇帝住的宫殿叫“未央宫”,它是从圆形讲哲学,圆形到了“央”就是下坡了,所以他提醒自己永远不要到中央,要永远保有蓬勃的朝气。

所以不管从个人、从家族、从一个整体的文化来讲,都会看到这里面有一种平衡的智慧。

所以刘姥姥特别讲:“只怕他身上干净,眼又干净。”“眼睛干净”是说,她没有看过不应该看的东西,所以看到就会受伤;如果看多了,就不会大惊小怪了。“或者遇见什么神了。”她不敢讲鬼,其实神跟鬼是同样的东西。大家知道从商代起,人们就认为每一个死去的祖先都会成为神鬼,在冥冥之中保佑或者惩罚后代。不过民间常常不太讲鬼,而讲神。

所以“趋吉避凶”是说,“吉”跟“凶”永远是在一起的。你要往吉的方向发展,是避开那个凶,而不可能没有凶。《易经》也是在讲,吉凶祸福是一体的两面,你把它发展成福,它就是福;你发展不对,它就变成祸,关键看你怎么运用。一念之间,它可以变成福;一念之间,它也可以变成祸。

“依我说,给他瞧瞧祟书本子,仔细撞客着。”这个祟书本子当然很复杂,可是简单来讲,就有点类似现在的黄历。它会告诉你今天适合往东边走,今天可以嫁娶,今天可以如何如何,否则的话你怎么会看到某一天忽然全高雄人都在结婚,其实他们是看了祟书本子。民间到现在还有这个东西,所以不要嘲笑刘姥姥。有时候我觉得很有趣,在想到底什么是科学的问题。大家都说宁可信其有,所以不管是电子新贵还是传统的大企业,到最后上梁的时候,都是照老规矩来,放鞭炮、祭拜,时辰算得好好的,一分一秒不差。所以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讲,这是一个安心的东西。

“一语提醒了凤姐,便叫平儿拿出《玉匣记》,叫彩明念。”彩明是一个识字的丫头,她就翻了一会儿,然后念道:“八月二十五日,病者,东南方得之,遇见花神。”八月二十五日就是她们逛园子那天,也就是说,巧姐生病,是因为在园子的东南方遇见了花神,冲撞了花神。所以并不是冲撞了鬼才会受惩罚,冲撞了神也会受惩罚。假如你冲撞了妈祖的神轿,也会有灾难的。那怎么办呢?“用五色纸钱四十张,向东南方四十步送之,大吉。”五色纸钱就是各种颜色的纸钱,向东南方向走四十步,然后烧了。

“凤姐道:‘果然不错,园子里头可不是花神!只怕老太太也是遇见了。’一面说,一面命人请两份纸钱来,着两个人来,一个与贾母送祟,一个与大姐儿送祟。”“祟”这个字我们现在不太容易理解,祟是一种作祟,它并不是灾难、灾祸,就是一些小小的麻烦。大家知道台湾的烧亡船,就是送祟。因为“亡爷”是瘟神,是掌管生病的神,烧亡船就是把他送走。就好像说我们得罪不起,给你买一张头等舱的票,你走吧,这就叫送祟。而妈祖是保佑神,保佑神是要迎来的,这就是“迎福送祟”。我在南部东港一带看过很多烧亡船,那个祭奠仪式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