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题也不要过于新巧了。你看古人诗中那些刁钻古怪的题目和那极险的韵脚,若题过于新巧,韵过于险,再不得有好诗,终是小家气。”这是宝钗的个性,也是儒家的个性。这里宝钗当然也有点在批评黛玉,说韵用得巧、险,不见得是好文学。她说:“诗固然怕说熟话,更不可过于求生,头一件只要立意清新,自然措词就不俗了。”下面是宝钗的心里话:“还是纺绩针黹是你我的本。”说我们是女孩子,纺纱刺绣才是本行。“等一时闲了,倒是于身心有益的书,看几章是正经。”宝钗基本上不把写诗作为正经事看待,可林黛玉不一样,她觉得诗是表现生命的。

湘云就说:“作个菊花诗如何?”宝钗说:“菊花倒也合景,只是前人太多了。”湘云说:“我也是如此想着,恐怕落套。”宝钗想了想说:“有了,如今以菊花为宾,以人为主,竟拟出几个题目来,都是两个字:一个虚字,一个实字,实字就用‘菊’字,虚字通用的。如此又是咏菊,又是赋事,前人也没作过,也不能落套。赋景咏物两关着,又新鲜,又大方。”就是写人与菊花的关系,一方面写花,一方面写花以外的事情,是双关的。

宝钗想了一想,笑道:“《菊梦》就好。”湘云笑说:“果然好。我也有个,《菊影》可使得?”宝钗回答说:“也罢了。只是也有人作过,若题目多,这个也夹的上。我又有了一个。”湘云很着急,说:“快说出来。”宝钗说:“《问菊》如何?”湘云就拍案叫妙。这是两个女孩子的游戏。这里其实是在讲修辞,怎么通过修辞去将一个主题变幻出来各种可能性。

湘云说:“我也有了,《访菊》如何?”宝钗说很有趣,又提议说干脆拟十个出来。两个人也不睡觉了,就研墨蘸笔,湘云写,宝钗念,凑了十个。湘云看了一遍说:“十个还不成幅,越性凑成十二个便全了,也如人家字画册页一样。”过去六、十二是“幅”。写诗常常是六首、十二首,就成幅了,册页也是十二册、十二页,画也都是十二幅。

宝钗听说又想了两个,一共凑成了十二个,然后说:“既这样,越性编出他个次序先后来。”这下就变成一个菊谱了。

宝钗解释说:“起首是《忆菊》之意;不得,故访,第二是《访菊》;既得,便种,第三是《种菊》;种菊盛开,故相对而赏,第四是《对菊》;相对而兴有余,故折来供瓶为玩,第五是《供菊》;既供而不吟,亦觉菊无彩色,第六便是《咏菊》;既入词章,不可无笔墨,第七便是《画菊》;既为菊如是碌碌,究竟不知有何妙处,不禁有所问,第八便是《问菊》;菊如解语,使人不禁狂喜,第九便是《簪菊》;如此人事虽尽,犹有菊之可咏者,《菊影》、《菊梦》二首,第十、第十一;末卷便以《残菊》总收前题之盛。这便是三秋的妙景、妙事都有了。”

【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Bad Content

【第三十九回 村老妪是信口开河 痴情子偏寻根究底】

Bad Content

【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四十回是《红楼梦》里最热闹的一回,包括贾母两宴大观园和金鸳鸯三宣牙牌令。其中讲到了家具、建筑、园林设计、摆饰、服装,以及贾府的吃、喝、玩、乐。比如我们可以看到,贾家仓库里还有船,大观园里有专门的水道设计,人可以从水路游园;家里还有专门撑船的驾娘……作者写出了真正的荣华富贵。

“话说宝玉听了,忙进来看时,只见琥珀站在屏风跟前说:‘快去吧,立等你说话呢。’”贾母要找最疼爱的孙子宝玉商量怎么办这个宴会。“宝玉来至上房,只见贾母正和王夫人、众姊妹商议给史湘云还席。”前面宝钗替湘云做东,招待大家吃了螃蟹宴,现在要还席。

宝玉就说:“我有主意:既没有外客,吃的东西也别定了样数,谁平日爱吃的拣样儿做几样;也不要按桌席,每人跟前摆一张高几,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