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老爸都是大官的,儿子常常不肖。可是林如海竟然靠着自己的本事考到探花,然后做官,两方面的优点集合在他身上。当然这是为了要点出林黛玉出身非凡,大概是仙界的人投胎也不乱投的,总要选一个好一点的家庭。

作者在这里讲的是“钟鼎之家”,做官的家庭是钟鼎之家,同时又是“书香之族”。钟鼎之家常常看不起书香之族,因为钟鼎之家是富贵,书香可能是寒门。书香之家可能也看不起钟鼎之族,因为觉得他们有钱可是不读书。可是林如海兼具钟鼎之家跟书香之族两种好处。下面讲“只可惜这林家支庶不盛”,说他们的子孙不够繁盛,跟如海都是旁族而已,没有他们同一个父母传下来的嫡派,人丁非常不盛。而且林如海已经到了四十岁,只有一个三岁的儿子,就是林黛玉的哥哥,可是这个儿子又死掉了。“虽有几房姬妾,奈他命中无子,亦无可如何了。今只有嫡妻贾氏,生了一女”,荣国府的第一个人,林黛玉的妈妈贾敏出场了。

这个贾氏生了一个女儿,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因为夫妻二人没有儿子,就特别疼这个女儿,这个女儿又非常聪明清秀,所以就让她读书。那个时候,女孩子是不受教育、不读书的,可林黛玉当时就读书识字。父母有点想把她当儿子带大。这个时候贾雨村生了病,在旅馆里面休息了差不多一个月。身体慢慢好起来时,盘费已花得差不多了,他想找个事做。

恰好以前的老朋友在旁边,他从朋友那里听说林如海家想要聘一个西宾。西宾就是家教。我们说做东,东是主人,请来的老师是最尊贵的,坐西席,所以说是西宾,西边的贵宾就是家教。古代真正能到学堂里读书的人并不多,尤其是女孩子,不可能到学堂读书。如果要读书的话,就请一个家教到家里来教。这种家教通常是一些暂时不做官的读书人。过去读书人都是为了做官。最重要的,是因为所有请得起家教的家庭都是重要官员,可以借这个机会东山再起,特别是林如海家。所以贾雨村看起来无意,其实也好像都已经探访好了,他知道去做这样一个家教的重要性。

贾雨村做这个家教也做得很轻松。这里说他托了几个朋友“谋了进去”,注意这四个字,绝对不是偶然登个报你就去应聘,然后做了家教。“谋了进去”,一定是打探、计划了很久。他也很高兴做这个工作,因为他只教一个女孩子,两个伴读丫鬟。

以前的丫鬟是要跟着小姐读书的。在《游园惊梦》里面,小姐杜丽娘要读书的时候,丫头春香就要伴读。“春香闹学”那一段戏非常有趣。春香是一个丫头,她觉得读书对自己一点用处也没有,她不知道读《诗经》干吗,所以就一会儿举手说我要去上厕所,一会儿又要去干什么,跑来跑去,把课堂闹得一塌糊涂。

明朝之后,很多戏里面的主角常常是丫头。《红楼梦》中十二金钗都是小姐,可是十二副钗都是丫头,就是袭人、晴雯、紫鹃这等人。最后做妾的香菱也是丫头出身,她们都扮演着特殊的角色。

这里点出了林黛玉,这个时候是侧写:“这女学生年又小,身体又极怯弱,工课不限多寡”,爸爸妈妈只是让她读书解闷。所以贾雨村教起来就非常省力。“堪堪又是一载的光景”,大概教了一年,“谁知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林黛玉的妈妈贾敏生病去世了。“女学生侍汤奉药,守丧尽哀”,这个女学生哀痛过度,本来身体就很弱,“触犯旧症,遂连日不曾上学”。贾雨村就更轻松了。他就“意欲赏鉴那村野风光,忽信步至一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他到了风景非常优美的地方,看到一个庙。

前面讲到甄士隐梦中看到一个牌坊,要进进不去。现在贾雨村在人间落难,官职被参革,他看到一个庙,庙上写着“智通寺”三个字。凡是《红楼梦》里出现庙的时候,其实都有一些点化人的意思。可这里很好玩,甄士隐后来听了《好了歌》就了悟了,而贾雨村还没有到了悟的时候,他一心想着做官,根本看不懂。所以他就看到一副破旧的对联,对联上说:“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其实是讲人最后的绝望之处,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