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本书里面娇杏是一个有趣的角色。“乘夜只用一乘小轿,便把娇杏送进去了。雨村欢喜,自不必说,乃封百金赠封肃,外又谢甄家娘子许多物事,令其好生养赡,以待寻女儿下落。”这一段讲到娇杏(侥幸),你会发现很少人意外地命这么好,可以一连串来好运的。“因偶然一顾,便弄出这段事来,亦是自己意料不到之奇缘。”这个丫头就是一回头,整个命运就改变了。

作者意在表明,很多事情不是人可以刻意安排的,有很多无意间的缘,你根本无法了解其中的天机。后面讲娇杏的下场:“谁想他命运两济,不承望自到雨村身边,只一年便生了一子。”在古代,女人生了一个儿子是不得了的事。一个家庭可能就靠这个儿子,而且女性的地位在家里也完全靠儿子。以前,一个女性结婚以后自己是没有身份的,我们永远不知道甄士隐的太太名字叫什么,只是封氏。如果女人生了儿子,将来在祭祀中才有名分,她才是儿子祭祀的母亲。如果没有儿子,她是不能入宗祠的。一个女人有了儿子之后,身份和地位立刻就不同了,整个命运就改变了。再后来,娇杏就不见了。

贾雨村在得到甄士隐的资助之后,就“起身入都,至大比之期”。从各地来的考生每三年有一次重大的考试,有武的也有文的。贾雨村“中了进士”。在清代,会试中了进士,除了留任京官,就是选入外班。外班就是发往外地任官,贾雨村选入外班就相当于等着做地方官了。“今已升了本府知府”,被派到这个地方来做官。可是这个贾雨村刚入仕途,还不太会做官。“虽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他非常有才,可是贪财,而且有时候太过严苛。“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他靠着自己有才华,对于长官也不太放在眼里。

一个不会做官的人,再有才干在官场也待不久。“不上两年,便被上司寻了一个空隙,作成一本。”“一本”就是把所有的罪状做成一个奏书呈给皇帝。参他“生情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他因此被皇帝革职。革职文书一到,“本府官员无不喜悦”。此时起,贾雨村开始学习了。他内心虽然十分惭愧、憎恨,但面上全无一点怨色。“仍是嘻笑自若,交代过公事,将历年做官积的些资本并家小人属,送至原籍,安排妥协,却是自己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

这有点儿像伟人下野,不做官了就去游历名山大川。可贾雨村并不是在游名山大川,他是假借游览,探访所有将来可以东山再起的关系。他到了苏州,碰到了林黛玉的爸爸,所以就自荐做了林黛玉的家教。因为林黛玉的爸爸是当时的巡盐御史,等于是皇帝最亲信的人。他以家教为由攀附了一个重新做官的机会。

作者不喜欢儒家这一套东西,喜怒不形于色,表面上担风袖月,其实背后隐藏的是努力求官。很多隐藏的封建社会里人际关系的一些小事件,今天不太容易懂,因为当今的人情上没这么复杂。贾雨村的性格至此就慢慢显露出来了。

贾雨村要带出一个重要的人,就是林黛玉。记不记得那棵绛珠草,即将枯死的绛珠草受到甘露之恩,为了报答还眼泪,她就下凡投胎转世,如今已经五岁了。她的爸爸叫林如海,是前科的探花。他是在整个考场上考得非常好的一个人,“升至兰台寺大夫”,而且是由皇帝钦点为巡盐御史,这个就跟贾家的官位有关了。巡盐御史主管江南盐务,是个肥缺,通常由皇帝最亲信的人来担任。林如海祖上已经封过列侯,而且已经世袭到了第五代。当初只封了三代,因为皇帝隆恩盛德,所以就额外加恩,到了林如海的爸爸第四代还是世袭。古代的贵族有两种,一种是靠世袭的,就是你的曾祖父、祖父对国家有功,是开国元老,你就可以世袭这个官位。另外一种就是靠自己的本事去考试的。林如海是世家,四代都是世袭。可是到第五代的时候,就由自己读书来考官。所以作者给了林如海很高的评价。这个评价是说他一方面是世家的子弟,有一个身份,有贵族的血液;另外一方面,他读书又读得好。这两个东西常常不在一个人身上,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