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赶快去拿。

秋纹说:“还是我取去罢,你取碟子去。”晴雯笑着说:“我偏取一遭儿去。是巧宗儿你们都得了,难道不许我得一遭儿?”麝月也笑着说:“通共秋丫头得了一遭儿衣裳,那里今日又可巧,你也遇见找衣裳不成。”就是说别做梦了,以为每天都有这些好事。晴雯冷笑说:“虽然碰不见衣裳,或者太太看见我勤谨,一个月也把太太的公费里分出二两银子来给我,也定不得。”看,她又在讽刺袭人了。晴雯心里一直不太平衡,觉得大家都很努力,凭什么她袭人多得了二两。黛玉和晴雯这种人在社会上多半是吃亏,很少有胜算的。其实晴雯是个做事很认真的人,忠心耿耿,一听说东西可能会被弄坏,就立刻跳起来说我去拿回来,可是她不懂得在人前表现,还傻乎乎地总得罪人。

可是袭人就不一样。她跟王夫人讲的是:宝玉大了,要小心那些丫头,万一出点什么事,名声不好听。可是真正跟宝玉上床的是袭人。可见这些丫头的个性也截然不同。

晴雯接着又笑着说:“你们别和我装神弄鬼的,什么事我不知道。”一面说,一面往外跑了,“秋纹也同他出来,自去探春那里取了碟子来”。

史湘云入社

“袭人打点齐备东西,叫过本处的一个老宋妈妈来,向他说道:‘你先好生梳洗了,换了出门的衣裳来,如今打发你与史大姑娘送东西去。’那宋妈妈道:‘姑娘只管交给我,有话说与我,我收拾了就好一顺去的。’袭人听说,便端过两个小掐丝盒子来。”“掐丝”是一种工艺,使用掐丝最多的应该是景泰蓝。有用铜丝,也有用银丝的,当然更讲究些的用金丝掐成各种图案,粘焊在器物上,叫作掐丝。掐出丝以后再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之后经过焙烧、研磨、镀金等很多工序,就制成了掐丝珐琅。这是由西亚传入的一种工艺,元、明以后在中国流行。

“先揭开一个,里面装的是红菱和鸡豆两样鲜果;又那一个,是一碟子桂花糖蒸新栗粉糕。又说道:‘这都是今年咱们这里园里新结的果子,宝二爷送来与姑娘尝尝。’”这都是袭人安排的,可是以袭人的身份,绝对不敢说这是我送的,一定要说是宝二爷送的。“‘再前日姑娘说这玛瑙碟子好,姑娘留下玩罢。这绢包儿里是姑娘上日叫我作的活计,姑娘别嫌粗糙,哝着些罢。替我们请安,替二爷问好就是了。’宋妈妈道:‘宝二爷不知还有甚说的,姑娘再问问去,回来又别说忘了。’袭人因问秋纹:‘方才可见在三姑娘那里?’秋纹道:‘他们都在那里商议起什么诗社呢,又都作诗。想来没话,你只去罢。’宋妈妈听了,便拿了东西出去,另外穿戴了。袭人又嘱咐他:‘从后门出去,有小子和车等着你!’”袭人就告诉她说,拉车的男孩子和车子都准备好了,你只要把东西放到车子上,他们就送你到史侯家了,你把东西给史湘云就可以了。这里可以看出袭人安排事情的妥帖周到。

“宝玉回来,先忙着看了一回海棠”,诗都写完了,海棠花还没看到,所以要先看海棠花。“至房内告诉袭人起诗社的事。袭人也把打发宋妈妈与史湘云送东西去的话告诉了宝玉。”宝玉这个时候才想起湘云来,拍手说:“偏忘了他。我自觉心里有什么事,只是想不起来,亏你提起来,正要请他去。这诗社里若少了他还有什么意思!”

如果一下子就讲完诗社的事显然有点单调,所以作者在中间插了一段丫头的吵闹,这才说起他们忘了史湘云。如果湘云一开始就参加了,刚才评谁的诗好就会非常难,一首接一首的会很无聊。现在史湘云被请来,再补写海棠诗,才能把这个结构串起来。这是文学上的表现手法之一,不能一下子把王牌出尽,总要留些东西。直到袭人说要把湘云喜欢的玛瑙盘子送给她,史湘云才被大家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