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作为一个政治领袖,肯尼迪的这个句子在当时打动了很多美国的年轻人。我们可以对这句话的内容有争议,但不能否认修辞上的漂亮给它增添的感染力。西方政治是非常讲究语言的,如果你只会乱骂人,那下次你就别想出来了,大家会觉得你连最基本的教养都没有。

修辞一方面体现着文化的教养,另一方面也提供了缓冲的余地。比如在国会里有争辩的时候,修辞本身会使节奏慢下来,不致造成很直接的冲突。西方从古希腊开始讲究论辩学,特别注意用修辞来消解那些太直接、太粗暴的语言,这样,整个社会才有圆融与缓冲的可能。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修辞学是人与人和解的开始,因为它讲究措辞和语言上的细致。

探春的这封邀请函,内容很简单,只说她希望开一个诗社,请大家来商量,可是在修辞上却非常讲究。作者还怕我们感觉不到她遣词造句的考究,特地让另外一个人贾芸也写了一封信。对比这两封信,大家就能看到其间差别多么大,也就知道什么是修辞学了。

这两封信,一封是光风霁月、光明磊落地体现了修辞的美;另一封则充满了谄媚与阿谀。透过探春和贾芸的信,能看到当时年轻人的两种面貌。

“这年贾政又点了学差,择于八月二十日起身。”“学差”是督理学政的官,有点像今天的督学。但由于清朝的疆域大,督学可能要跑到很远的地方去查学校办得好不好,营养午餐有没有贪污之类的事情。“是日拜过宗祠及贾母起身,宝玉诸子弟等送至洒泪亭。”老爸要走了,要在“洒泪亭”表示难舍难分,可是我想大部分小孩子心里都不见得会难过,爸爸不在的时候小孩子是最快乐的,尤其是宝玉。

“却说贾政出门去后,外面诸事不能多记。单表宝玉每日在园中任意纵性的逛荡,直把光阴虚度,岁月空添。”可以想象,宝玉好像是从笼子里放出来的动物,快乐、任意、纵性、狂荡。

探春前一阵子有点不舒服,宝玉很关心,专门找人送了一些新鲜荔枝去。他特地挑了一个缠丝白玛瑙的碟子去配鲜红的荔枝,缠丝白玛瑙的碟子,白里带了一点灰色的丝,衬着荔枝特别好看。宝玉连选一个送礼物的碟子都很用心,这里面有一种文化。探春本该留下荔枝,把碟子还回去的,可是她看到这两样东西摆在一起真好看,就把碟子留下了。这之后探春忽然想到,大家这样闲来逛去的也无聊,不如开一个诗社,大家就有机会常聚在一起了。

宝玉“这日正无聊之际,只见翠墨进来,手里拿着一副花笺送与他”。特别注意“无聊”这两个字,其实人玩到最后就是蛮无聊的,因为如果你没有创造力,真玩不出什么新名堂来。“翠墨”是探春的丫头,探春本身很喜欢读书、写诗,作者特地用翠墨这个丫头来配她的身份。“笺”是信,我们现在还用到信笺这个词。“花笺”是古代比较讲究的信纸,现在北京的荣宝斋还可以买到这种信笺,上面有木刻做出来的竹子或兰草。现在有些“花笺”已经没有人敢在上面写字了,因为它非常贵。我见过最珍贵的“花笺”是乾隆皇帝用的,是当时的御用画家亲笔画的画,乾隆皇帝当年就在那上面写字。当然这些画家一定觉得很光荣,因为皇帝在上面写字。但现在看来,那简直就像是把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拿来做花笺。

于是宝玉说:“可是我忘了,才说要瞧瞧三妹妹去的,可好些了,你偏走来。”他知道探春这几天身体不太好,他应该去看探春,可是忘掉了。翠墨答说:“姑娘好了,今日也不吃药了,不过是凉着一点儿。”

宝玉听说,“便展开花笺看时”,上面写着:

妹探春谨奉

二兄文几:前夕新霁,月色如洗,因惜清景难逢,讵忍就卧,时漏已三转,犹徘徊于桐槐之下,未防风露所侵,致获采薪之患。昨蒙亲劳抚嘱,后又数遣侍儿问切,兼以鲜荔并真卿墨迹见赐,何痌瘝惠爱之深耶!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敌之场,犹置一些山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一二同志者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