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抄在日记里,觉得它太美了。可是接下来的那段话当时是不懂的,不明白什么是“各人得各人的眼泪”。什么时候才会读懂呢?很多生命里准备好的东西,一定是要等到生命的某些阶段,你的生命经验和人生历练都足够丰富的时候才能了解和懂得。《红楼梦》所讲的一切,就是我们随着生命经验的增加需要慢慢领悟的东西。《红楼梦》其实是一部佛经,它是用另外一种方法在讲生命。要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际遇之后再去读《红楼梦》,很多东西才会慢慢读懂。
【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在《红楼梦》的第三十七回里,贾政因为点了学差被派往外地。可以想象一下在这个管教严厉的家庭里,父亲忽然缺席时孩子们那种自由自在的感觉,所以大观园里的青春男女就开了一个诗社。从某种角度来看,诗社是很高雅的团体,宝玉他们写诗时讲究的言律、押韵、对仗等等,可能是现在的大学中文系学生都做不到的事情。可是用另一个角度去看,对于当年那些十三四岁的孩子来说,写诗只是一种游戏,他们就是在玩。
德国很多教育学家认为,最重要的教育是在游戏中完成的,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教育,当他觉得好玩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学习了。玩具是可以启发孩子思维方式的,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都会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得到培养。我们的主流教育体制太忽视游戏的作用了,把教育和玩完全分开,总觉得闷头读书不出去玩的小孩子很乖。事实上,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是应该鼓励孩子去玩儿的。如果游戏的内容设计得好,孩子们在游戏当中能学到不少知识。
我建议大家从这个角度去看宝玉他们的诗社,把它当成三百年前的贵族或者知识分子家庭里小孩子的一种游戏方式。怎样用字,怎么押韵,在他们看来一点都不难,反而是件很好玩的事情。如果在今天,这些小孩大概或者去玩电玩,或者整天泡在网吧里。这个诗社其实就是三百年前的一个网吧。
结诗社的主意是探春想到的,她想让大家有机会聚在一起,游戏、玩是可以把非常好的动机放在里面的。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经验,上学的时候,同学之间感情好的话,会三天两头聚会,有时候聚到大家也很烦,因为在一起不晓得要干吗?这个时候比较聪明的同学就会说,我们去爬山或者去游泳吧,其实他就是利用游戏使大家聚会的动机更强,就像我们因为《红楼梦》每个月要聚一次一样。
探春有了结社的动机,就写了邀请函给大观园里的人。等一下大家看看这个十三岁的女孩子是怎么写邀请函的。
我想很多人看到这个邀请函以后,会不太敢写邀请函了。在探春的邀请函里,你可以看到那种文字的讲究。在中国的古典文学里,修辞学本身是用在对联和诗当中的。一个小孩子还不可能对人生有多么深刻的体悟,也没有办法讲出很精彩的思想,但至少她知道文字怎么摆,怎样用更好的典故,这就是修辞学训练。
古希腊就非常讲究修辞。古希腊哲学的所有论辩都要有严格的修辞学训练。如果修辞不到家的话,根本无法进行论辩。直到今天,修辞依然是西方尤其是欧洲国家国会议员的必备素质。一个国会议员站起来讲话的时候,如果修辞学不好,肯定要遭人耻笑。在语言的运用中,修辞学最能表现一个人的教养,它可以很粗鲁、粗糙,也可以非常细致。从某种意义上说,修辞学是人的教养的第一个环节,画画、音乐、艺术都还是后面的事,首先要培养的就是语言本身的艺术性。
丘吉尔和罗斯福等人重要的政论之所以会被选在教科书里,是因为他们对修辞学非常讲究。肯尼迪有几句话一直到现在都被保留在教科书里,不光是因为它内容好,也包括修辞的漂亮,这种修辞能让文字精简而有说服力。我们常误以为最有说服力的话是要高腔大嗓喊出来的,其实刚好相反,真正有说服力的语言不只是能入耳,而是能入心的。肯尼迪说:“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问问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