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除《四书》外,竟将别的书焚了。众人见他如此疯癫,也都不向他说这些正经话了”。只有用现代的比较新的视角,才能看出宝玉对抗的是上千年的科举制度所造成的人性的败坏。当时只要是有家教的男孩子,读的只有《四书》、《五经》,因为只有这些书才对科举取士有用。宝玉觉得,这些所谓的经典,在变成主流文化后形成了一个重大压力,把人限定在某个框框里,没有任何思考的空间和余地。他喜欢读《西厢记》、《牡丹亭》,因为他觉得那里面才有对人性的回归。
在汤显祖的《牡丹亭》中,杜丽娘一开始上课,她的老师陈最良在教她读《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时,就说这是劝导女子守住贞节的,这本来只是一首民歌,前两句说的是鸟听到求偶的叫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男孩子爱上女孩子的情景。可是因为情和性都是忌讳,老师就说这个鸟的叫声是告诉你后妃之德的,作为第一夫人,你要讲贞节,一只鸟的叫声里竟然背负了后妃之德这么大的责任。《牡丹亭》其实在调侃这种儒家传统,后来杜丽娘一游园就爱上了柳梦梅,这完全是对主流文化的颠覆。
“独有林黛玉自幼不曾劝他去‘立身扬名’等话,所以深敬黛玉。”黛玉不只是宝玉的爱人,更是他的知己。爱本身是需要内容的,相爱的人如果没有知己做基础是非常危险的。说他“深敬黛玉”而不说“深爱”,说明他们的内心有共同的追求。
王夫人不安的补偿
“闲言少述。如今且说王凤姐自见金钏儿死后,忽见几家仆人常来孝敬他些东西,又不时的来请安奉承,自己倒生了疑惑,不知何意。”金钏儿死了,就要有一个新的来补缺,这个事一直由王熙凤负责。她不明白怎么总有人来送礼,晚上无人时,她问平儿:“这几家人不大管我的事,为什么忽然这么和我贴近?”平儿就笑:“奶奶连这个都想不起来了?我猜他们的女儿都必是太太房里的丫头,如今太太房里有四个大的,一个月一两银子的分例,下剩的都是一个月几百钱。如今金钏儿死了,必定他们要弄这一两银子的巧宗儿呢。”
这几个送礼的人的女儿都是王夫人房里的丫头。王夫人的房里有四个薪水比较高的大丫头,每月一两银子,其他的几个小丫头只有几百钱,大概差了一半。看到金钏儿死了,她们就希望自己的女儿可以替补上去。今天企业里出现空缺的时候,大概也会发生这类事。《红楼梦》一方面在写情,一方面也在写非常现实的东西和真实的人性。
凤姐听了恍然大悟,笑道:“是了,是了,倒是你提醒了我,看这些人也太不知足,钱也赚够了,苦事情又侵不着,弄个丫头搪塞着身子也就罢了,又还想这个。”凤姐从小在大家庭长大,有点儿看不起这些人。觉得她们真够贪心的,女儿已经在贾家做丫头了,一个月拿几百钱,何必还要补这一两银子。凤姐当然不可能了解,一般的小老百姓薪水多一点,生活真的就因此能过得更好一些。
“也罢了,他们几家的钱容易也不能花到我跟前,这是他们自寻的,送什么来,我就收什么,横竖我有主意。”凤姐是个非常世俗的人,她觉得既然这些人贪心,送礼给我是她们愿意,到时候是不是让她们的女儿补缺,我才不管那么多呢。“凤姐儿安下这个心,所以只管迁延着,等那些人把东西送足了,然后趁空方回王夫人。”
“这日午刻,薛姨妈母女两个与林黛玉等正在王夫人房里大家吃西瓜呢”,作者一直在用东西传达季节的信息。只说吃西瓜而不直接说是几月。凤姐儿得空回王夫人说:“自从玉钏儿姐姐死了,太太跟前少着一个人。太太或看准了那个丫头好,就吩咐,下月好放给月钱的。”她是管发薪水的,有这个饷她就得发出去,金钏儿死了以后,这个钱就一直没有发。王夫人听了,想了一想,说:“依我说,什么是例,必定四个、五个的,够使就罢了,竟可以免了罢。”凤姐笑道:“论理,太太说的也是。这原是旧例,别人屋里还有两个呢,太太倒不按例了?况且省下一两银子也有限。”“别人”是指贾政的两个妾。王夫人是正房,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