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或连累了他们,便一齐往前头回贾母、王夫人知道,好不干连他们,那贾母、王夫人进来,见宝玉也无言,林黛玉也没话,问起来又没为什么事。”我以前做老师的时候,每次问两个吵得不可开交的学生,你们两个从大一就最要好的,为什么现在谁也不理谁,结果两个人只是哭,不讲话。情感最深的时候,吵架真不知道是为什么。最后还是贾母把宝玉带走了才算平服。

“过了一日,至初三日,乃是薛蟠的生日,家里摆酒唱戏,请贾府诸人。宝玉因得罪了林黛玉,二人总未见面,心中已后悔,无精打采的,那里还有心肠去看戏,因而推病不去。黛玉不过前日中了些暑热之气,本无甚大病,听见他不去,心里想道:‘他是好吃酒看戏的,今日反不往他们家去,自然是因为昨儿气着了。再不然,他见我不得去,他也没心肠去。只是昨儿千不该万不该剪那玉上的穗子。管定他再不带了,还得我穿好了他才带。’因而心中十分后悔。”黛玉有点后悔了,觉得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剪那条穿在玉上的穗子。有没有发现这就是“情”,不信可以问问你女儿,手机上的穗子是不是那个人剪断了以后又穿上的。

“那贾母见他二人都生了气,只说趁今儿那边去看戏,他两个见了也就完了,不想又都不去。老人家急的抱怨说:‘我这老冤家是那世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你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又不咽这口气。’自己抱怨着也哭了。”“冤家”是充满民间智慧的词汇,意思是上辈子欠了一个人的,所以这辈子要偿还。也是一方干了什么另一方都得担待,没有什么道理好讲,它有时候指亲子关系,有时候指夫妻关系和恋人关系。“这话传入宝、黛二人耳内。原来他二人未听见过‘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这句俗语,如今忽然得了这句话,好似参禅的一般,都低头细嚼此说的滋味,都不觉潸然泪下。虽不曾会面,然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叹,却是人居两地,情发一心!”

“袭人因劝宝玉道:‘千万不是都是你的不是,往日家里的小厮们和他们的姊妹拌嘴,或是两口子分争,你听见了,还是骂小子们蠢,不能体贴女孩子们的心肠。’”因为宝玉一直觉得女孩子需要多心疼一点,所以凡是他的手下对女孩子不好,他常会骂他们。“今儿你也这么着了。明儿初五,大节下,你们两个再这么仇人似的,老太太越发要生气,一定弄的大家不安生。依我劝,你正经下个气儿,陪个不是,大家还是照常一样,这么也好,那么也好。”袭人就劝宝玉说,你还是去道个歉吧,把这件事主动了了。

二十九回里说了两件人生大事,一个是“福”,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你的生命里面还缺什么,你认为什么叫作“福”?另外一个就是“情”,你觉得最牵挂的是什么人?这个情是不是深到外人无法理解,你自己无怨无悔?可以用逻辑解释的东西都不叫“情”,你每一次下定决心说:“我再也不要理他。”可是你最后还是没有办法做到,这大概就是“情”了。《红楼梦》的动人在于它讲的是人生某种无奈,可这个无奈能让你对人生有更深的体悟。这个体悟是:年轻时候不懂事,朋友夫妻吵架,对一方来说另一方不知多么坏,一二三四五罗列十条罪状都不止;可如果一方说干脆离开另一方算啦!最后会发现对方会很恨你,所以绝不做这种傻事。如果列了十条还能列下去的话,说明他们之间的情是非常深的。这一点看起来是折磨,可也是对方今生最大的福气。

【第三十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第三十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这一回的回目首先是“宝钗借扇机带双敲”,这个“机”当然是指心机。薛宝钗这个女孩子的性格有点儿不可思议,贾府上上下下三百个人,没有一个人说她不好。稍有点儿社会经验的人都知道,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大家一定记得,宝钗进京借住贾家本来是为了选妃。古代选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