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你完事!’”这是一个象征,意思是说你总说“金玉良缘”,我不要这个“玉”了可以吗?“偏生那玉坚硬非常,摔了一下,竟公然不动。宝玉见不碎,便回身找东西来砸。林黛玉见他如此,早已哭起来,说道:‘何苦来,你又砸那哑吧物件。有砸他的,不如砸我。’”现在的太太跟丈夫吵架也常常说,你干吗摔花瓶,你直接打我就完了。丫头们吓坏了,都跑进来劝解,看比往日闹的大了,就赶快去叫袭人。袭人来了,才把玉抢了下来。“宝玉冷笑道:‘我砸我的东西,与你们什么相干!’”
“袭人见他脸上都气黄了,眉眼都变了,从来没气的这样,便拉着他的手,笑道:‘你同妹妹拌嘴,不犯着砸他,倘或砸坏了,叫他心里脸上怎么过的去?’林黛玉一行哭着,一行听了这话说到自己心坎儿上来,可见宝玉连袭人不如,越发伤心大哭起来。”袭人的意思是说你看在林黛玉的面上,也不要砸这个玉。这话刚好说到黛玉的心里面,可见宝玉连袭人都不如,大概只有情感深到这种程度,才会发生这种事情。“心里一烦恼,方才吃的香薷饮解暑汤便承受不住,‘哇’的一声都吐了出来。紫鹃忙上来用手帕子接住,登时一口一口的把一块手帕吐湿。雪雁忙上来捶。”作者写得很细致,这个时候宝玉一定心疼死了,他知道全是自己惹的祸。“紫鹃道:‘虽然生气,姑娘到底也该保重着。才吃了药好些,这会子因和宝二爷拌嘴,又吐出来。倘或犯了病,宝二爷怎么过的去呢?’宝玉听了这话说到自己心坎儿上来,可见黛玉不如紫鹃。”又是同样的话,说黛玉如果身体不好,最难过还是宝玉,宝玉心说,你连紫鹃都不如。情到深处大概就是这样的纠缠。
“又见林黛玉脸红头涨,一行哭,一行气凑,一行是泪,一行是汗,不胜怯弱。宝玉见了这般,又自己后悔方才不该同他校证,这会子他这个光景,我又替不了他。心里想着,也由不的滴下泪来了。袭人见他两个哭,由不得守着宝玉也心酸起来,又摸着宝玉的手冰凉,待要劝宝玉不哭罢,一则又恐宝玉有什么委屈闷在心里,二则又恐薄了林黛玉。不如大家一哭,就丢开了手,因此也流下泪来。紫鹃一面收拾了吐的药,一面拿扇子替黛玉轻轻的扇着,见三人鸦雀无声,各自哭各自的,也由不得伤起心来,也拿帕子擦眼泪。四个人都无言对泣。”
四个人就这样鸦雀无声地各哭各的,完全是一幅电影画面。大家不要忘了,他们都是十四五岁的小孩,就是现在初中生的年龄,大家哭成一团。怎么会变成这样?是因为“情”本来就没有什么大事,可是因为彼此计较,最后就会变成一种煎熬。
过了一会儿,“袭人勉强向宝玉道:‘你不看别的,你看看这玉上穿的穗子,也不该同姑娘拌嘴。’林黛玉听了,也不顾病,赶来夺过去,顺手抓起一把剪子来要剪。袭人、紫鹃刚要夺,已经剪了几段。”这就是我前面讲的毁灭性的情感。也是《红楼梦》里最动人的情节之一,它的动人在于会让你联想到自己的情感该怎么处理。情感上的纠缠,本来没有任何道理可讲,因为情深,情人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一点点妥协都不能容忍。林黛玉的爱情,是最彻底、纯粹的,包括她的葬花和焚稿断痴情,都是因为她容不得一点瑕疵。这就是毁灭跟完整之间的关系,我相信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林黛玉与贾宝玉的故事都属于这一类,就是情深到宁愿去死,连死亡都没有那么痛。
“林黛玉哭道:‘我也是白效力。他也不希罕,自有别人再给他穿好的去。’”你看,她还是在吃醋、在委屈、在嫉妒。“袭人忙接了玉道:‘何苦来,这是我才多嘴的不是了。’宝玉向林黛玉道:‘你只管剪,我横竖总不带他,也没什么。’”你看,两个人都是在往毁灭的方向走,稍微换一下角色,就很像今天你听到的隔壁夫妻的吵架。所以我觉得《红楼梦》真的有点像佛经,在现实世界里让你觉得最痛苦的东西,一定是最后能让你领悟的东西;让你受尽折磨的那个人,恰恰是你宿命里最爱的人。
“那些老婆子们见林黛玉大哭大吐,宝玉又砸玉,不知要闹到什么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