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舍罢。说毕,张道士方退出。”
“这里贾母与众人上了楼……贾珍一时来回:‘神前拈了戏,头一本《白蛇记》。’贾母问:‘《白蛇记》是什么故事?’贾珍道:‘是汉高祖斩蛇起首的故事。第二本是《满床笏》。’贾母笑道:‘这倒在第二本上?也罢了。神佛要这样,也只得罢了。’又问第三本,贾珍道:‘第三本是《南柯梦》。’贾母听了便不言语。贾珍退了下来,至外边预备着申表、焚香、开戏,不在话下。”注意,“神前拈了戏”这五个字,是在神案前卜出来的戏,是神选的戏。戏是要演给神看的,所以不是人点戏,而是把戏簿放在神案前面去卜,结果卜出了几个戏:第一出是《白蛇记》,唱的是汉高祖在建国之时,有一条大白蛇挡在路上,他拔剑斩蛇,建立汉朝。贾母就点头,这是开国立业的戏。第二出戏是《满床笏》,“笏”是古代官僚上朝时手上拿的板子,讲的是唐朝的郭子仪,家里七个儿子八个女婿都在朝中为官。郭子仪生日那天,家里的床上摆满了笏板,表示这个家族到了极盛时代。贾母又点头。第三出戏是《南柯梦》,说的是淳于棼梦至大槐安国,娶公主,封南柯太守,荣华富贵,显赫一时。后率师出征战败,公主亦死,遭国王疑忌,被遣归。醒后,在庭前槐树下掘得蚁穴,即梦中之大槐安国。南柯郡为槐树南枝下的另一蚁穴。后因以指梦境,亦比喻空幻。贾母就不再说话了,她似乎已经预知这个家要败落了,所有的繁华只是过眼云烟。
“且说宝玉在楼上,坐在贾母旁边,因叫个小丫头子捧着方才那盘子贺物,自己将玉带上,用手翻弄,一件一件挑与贾母。贾母因看见有个赤金点翠的麒麟。”黄金的,上面镶了一些松绿石叫点翠的麒麟。“贾母说:‘这件东西好像我看见谁家的孩子也带着这么一个的。’宝钗笑道:‘史大妹妹有一个,比这个小些。’”宝钗就说史湘云有一个。《红楼梦》到第三十一回里有一个回目叫“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意思是说史湘云有一个金的麒麟,因为《红楼梦》里面一直认为宝玉有“玉”,他将来结婚的对象要有“金”,所以叫“金玉良缘”。黛玉没有玉,也没有金,只是一株草,所以这个“金玉良缘”便成了黛玉心中最大的结。宝钗有一个金锁,一直觉得自己可以配宝玉。现在宝钗很在意地说,史大妹妹有一个金麒麟。其实最后宝玉到底是跟宝钗、还是跟史湘云结婚我们不得而知,因为两个女孩子都有金。
“贾母道:‘原来是湘云儿有这个。’宝玉道:‘他这么住在我们家,我也没看见。’”谁都没有注意到史湘云有一个金麒麟,可是宝钗会注意,宝钗是一个心机非常深的女孩子,因为一直听人说“金玉良缘”,就留心谁身上有金,很在意谁是她的情敌。“探春笑道:‘宝姐姐有心,不管什么他都记得。’”你看林黛玉的反应:“‘他在别的上,心还有限,惟有这些人戴的东西上,越发留心。’宝钗听说,便回头装没听见。”这是很强烈的讽刺,因为宝钗一心想嫁宝玉,所以她总是注意别人身上戴了什么东西。“宝玉听见史湘云有这件东西,便将那麒麟忙拿起来揣在怀里。”本来这个盘子里的东西宝玉什么都不想要,可是听说史湘云有个麒麟,他就想把它拿给史湘云看,“一面揣着,心里想到,怕人看见他听见史湘云有了,他就留这件,因此手里揣着,却拿眼睛瞟人。”这完全是宝玉的个性,他的心思缜密,担心别人计较。“只见众人倒不理论,惟有林黛玉瞅着他点头儿,似有赞叹之意。宝玉不觉心里不好意思起来,又掏了出来,向黛玉笑道:‘这个东西倒好玩,我替你留着,到了家穿上你带。’”宝玉跟黛玉之间有很深的情,可是两个人之间有时候会被一些东西阻碍,宝玉此时想到史湘云,马上又意识到不该因此伤害黛玉,便说这是给她留着的。情是什么?就是那个人无论做什么、怎么做你都会在意。接下来两个人一直纠缠在这个“情”字里。林黛玉将头一扭说:“我不希罕。”这很像我们现在的初中生谈恋爱,这个说我帮你买了个手机,那个说,我才不稀罕呢!“宝玉笑道:‘你果然不希罕,我少不得就拿着。’说着又复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