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心中喜欢,早已吩咐人去打扫安置,都不必细说。”这个老太太是非常喜欢热闹的,尤其喜欢大家熙熙攘攘一起去逛大街的感觉。他们出门可不像我们现在随时叫个出租车就走了。过去这种家族的队伍一出动的话,非常的麻烦,盘子、杯子全都要带着,保安随行人员也要跟上,而且中间还要换衣服。在秦可卿的丧礼上,他们是就在途中租了房子,好让女眷们上洗手间、换衣服、补妆。

“单表到了初一这一日,荣国府门前车轿纷纷,人马簇簇。”要出门了,荣国府门前车子、马、人挤成一堆。“那底下凡执事人等,闻得是贵妃作好事,贾母亲去拈香,正是初一日乃月之首日,况是端阳节间,因此凡动用的什物,一色都是齐全的,不同往日一样。”大人物出行时,按照不同的等级在前面开道的队伍叫执事。譬如一个外国元首来,前面有开道的警车。贾母出行,轿子前面也有执事,有的举着“肃静”、“回避”字样,还有刀斧手和乐队。注意,这里“初一”讲的是农历,每一个月的第一天,我不知道在座有没有守斋的,现在也还有初一、十五吃斋的,就是在初一、十五这两天吃素。初一、十五对信佛的人很重要,这是每月三十天里的代表日,又加上快要过端午节了,所以进香所带的东西非常齐全,跟往日不一样。

“少时,贾母等出来。贾母独坐一乘八人大亮轿”,下面就开始形容她们的交通工具,贾母坐的是一辆加长型的“凯迪拉克”。什么叫“八人大亮轿”?就是抬这个轿子的有八个人。“亮轿”是没有篷盖的敞篷轿,可以向周围挥手致意,简直像英国女皇。注意,后面的姑娘、媳妇不会坐亮轿。“李氏、凤姐儿、薛姨妈每一人一乘四人轿”,注意她们三个人,各坐一台四个人抬的轿子,这涉及辈分跟等级,贾母是加长型“凯迪拉克”,其他人大概只能坐到“奔驰”。“宝钗、黛玉二人共坐一辆翠盖珠缨八宝车,迎春、惜春、探春三人共坐一辆朱轮华盖车。”宝钗、黛玉和三个姑娘坐的是有轮子的车子。台湾有时候到妈祖庙进香,也会用这种车子。

什么叫文学?文学就是细节。有时候我改作文,会跟学生说,你不准用“漂亮”这个词,要告诉我那车子是什么样子,这就是细节。要求你必须用眼睛观察,不然的话你的作文一定不好看。你看,作者从八人大亮轿,到四个人的轿子,再到八宝珠缨车,然后是华盖朱轮车,全部用细节来描摹。比如你到高雄去参加完一个婚礼,可以试着用这个方法描述一下婚礼那天的景象,你不能只说好热闹、好漂亮,因为那是空洞的。“贾母的丫头鸳鸯、鹦鹉、琥珀、珍珠”,贾母带了四个丫头,这四个丫头的名字全是有色彩的,很漂亮。我读英文的《红楼梦》根本读不下去,你想中文里“鸳鸯”多美啊,可在英文里变成了“wild duck”,汉字本身的美很难翻译到位,“鸳鸯”译成英文只能是“wild duck”,因为西方没有这种文化情感。而我们讲到鸳鸯,会有好多的记忆,很多诗词、很多象征在里面,这就是文化的差别。“琥珀”的英文“amber”也没有汉语琥珀这个词的全部意思,琥珀在佛教里面是七宝之一。“林黛玉的丫头紫鹃、雪雁、春纤,宝钗的丫头莺儿、文杏,迎春的丫头司棋、绣桔,探春的丫头待书、翠墨,惜春的丫头入画、彩屏,薛姨妈的丫头同喜、同贵,外带着香菱,香菱的丫头臻儿,李氏的丫头素云、碧月,凤姐儿的丫头平儿、丰儿、小红,并王夫人的两个丫头也要跟了凤姐儿去的是金钏儿、彩云,奶子抱着大姐儿带着丫头们另在一车,还有两个丫头,一共再连上各房的老嬷嬷、奶娘并跟出门的家人媳妇子。”光是丫头就这么长一串,所以这个浩浩荡荡的队伍,在家门口挤成一堆,你看一下这个形容:“乌压压的占了一街的车。”

“贾母等已经坐轿去了多远,这门前尚未坐完。”注意这个文学的描写了吗?就是人很多,多到什么程度?你看到大体育场散场的时候,第一个人已经叫车走了半天了,后面还在排长队呢,这是出发前的盛况。“这个说‘我不同你在一处’,那个说‘你压了我们奶奶的包袱’,那边车上又说‘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