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只是觉得在那样的情境里,宝钗更需要人去担待。宝钗聪明得不得了,全看明白了,所以一直催他去陪黛玉。
“说着,便来至贾母这边,只见都已吃完饭了。贾母因问他:‘跟着你娘吃了什么好的?’宝玉笑道:‘也没什么好的,我倒多吃了一碗饭。’因问:‘林妹妹在那里?’贾母道:‘里头屋里呢。’”你有没有发现?他要找的一直就是黛玉,大家一定要注意作者对深情的那种细腻的描绘,林黛玉不管到哪里,宝玉的心都跟着她。
“宝玉进来,只见地下一个丫头吹熨斗”,大家有没有见过古代的熨斗?就是一个铁或铜做的斗,里面放上烧红的木炭,熨衣服之前把火星吹掉。“炕上两个丫头打粉线”,“粉线”就是裁衣服之前在布上画的线。“黛玉弯着腰,拿着剪子裁什么呢。宝玉走进来笑道:‘哦!这是作什么呢?才吃了饭,这么空着头,一会子又头疼了。’黛玉并不理,只管裁他的。”他们刚刚和好了去吃的饭,在吃饭的时候又闹上别扭了。接下来的这几回里面,他俩就一直这样一会儿好,一会儿恼的,这就是最亲的人之间的计较。“有一个丫头说道:‘那块绸子角儿还不好呢,再熨他一熨。’黛玉便把剪子一撂,说道:‘理他呢,过一会子就好了。’”她重复的是宝玉刚才冷落她的话,任何一句无关紧要的话,在彼此爱着的人那里都会变得至关重要。人生在世,一定要跟一个人有过这样的计较,不然的话,会很无趣。“宝玉听了,只是纳闷。”
“只见宝钗、探春等也来了,和贾母说了一会话。宝钗也进来问:‘林妹妹作什么呢?’因林黛玉裁剪,因笑道:‘越发能干了,连裁剪都会了。’黛玉笑道:‘这也不过是撒谎哄人罢了。’”这是直接在说宝钗,很多人都认为黛玉刻薄,但在黛玉看来宝钗没有担当,干吗要撒谎?“宝钗笑道:‘我告诉你个笑话儿:才刚为那个药,我说了个不知道,宝兄弟心里不受用了。’林黛玉道:‘理他呢,过一会子就好了。’”又把这句话搬出来了。以后不妨注意一下,如果你的男朋友、女朋友一直在重复讲某句话,一定有原因,你最好把那句话搞清楚。“宝玉向宝钗道:‘老太太要抹骨牌,正没人,你抹骨牌去罢!’”宝玉要跟黛玉说心里话,不希望宝钗在场,就支使宝钗去抹骨牌,宝钗笑道:“我是为抹那骨牌才来了?”说着便走了。其实宝钗此时很受伤,觉得自己是多余的。这是唯一一次宝钗的说谎被拆穿,平常我们都看不出来,她自己也有点儿难堪,一直想找机会解释,可宝玉却要赶她走。
宝钗被赶走了以后,“林黛玉道:‘你倒是去罢,这里有老虎,看吃了你!’说着又裁。宝玉见他不理,只得还赔笑说道:‘你也出去逛逛,再裁不迟。’”意思是你刚吃饱饭,不要窝在那里。“林黛玉总不理。宝玉便问丫头们:‘这是谁叫裁的?’林黛玉见问丫头们,便说道:‘凭他谁叫我裁,也不干二爷的事!’”说你怎么管这么多,这是我自己要做,关你什么事?“宝玉方欲说话,只见有人进来回说‘外头有人请’。宝玉听了,忙抽身出来。黛玉向外头说道:‘阿弥陀佛!赶你回来,我死了也罢了。’”两个人又吵起来了,这一段,把三个人的关系讲得非常微妙,三个人之间的纠结是打不开的,作者也没有想打开。到下半回的时候,他就把故事转到薛蟠带宝玉去听戏喝酒了。
薛蟠在《红楼梦》里是个很有趣的角色,他会为了争一个女孩子打死人,然后扬长而去,他从小受宠,家里又有势力,所以就算闹到天翻地覆,也没有什么事是不能了的。虽然是薛宝钗的哥哥,可是他跟宝钗有天壤之别,不学无术,专门请家教都没有用。可你说他真有多坏,大概也不是。作者并没有刻意地嘲讽他,只是在拿他和宝玉做对比,薛蟠常常把人和人的关系变成一种很简单的占有和欲望,他觉得哪个女孩子很漂亮,就要据为己有;觉得柳湘莲很好看,就去追人家。相反,宝玉则一直在情里面纠缠。也许这不是好坏的问题,只是个性使然。你让宝玉如此简单地去爱一个人,他肯定不会,在他看来,情感本来就是复杂的;对薛蟠来讲,就觉得好麻烦,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