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敢去。“只得闷闷的向潇湘馆取了唾壶回来,无精打采自向房里倒着。众人只说他一时身上不快,都不理论。”
第二天是王子腾夫人的寿诞,王子腾是王夫人娘家的人,就是大贵族过生日。“那里原打发人来请贾母、王夫人的,王夫人见贾母不去,自己也便不去了。”王夫人是贾母的儿媳妇,婆婆不去,她也不方便去。这些贵族家庭三天两头忙活婚丧嫁娶之事,不过就是借机看戏、打牌、吃喝玩乐。“薛姨妈同凤姐儿并贾家三个姊妹、宝钗、宝玉一齐都去了。”
王夫人大概是因为儿子不在身边,所以贾环来了以后,才表现得对贾环好了一点。“可巧王夫人见贾环下了学,便命他来抄个《金刚咒》捧诵。”以王夫人的身份,要一个孩子去抄《金刚咒》,当然是看得起他,因为抄佛经是非常郑重的事,相当于做功德。“那贾环正在王夫人炕上坐着,命人点上灯烛,拿腔作势的抄写。”注意这个“拿腔作势”,因为长期受冷落,他对这种状态已经认同了,一旦被重视,突然有了身份和地位,他无法自处,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了。“一时又叫彩霞倒杯茶来,一时又叫玉钏儿来剪剪蜡花,一时又说金钏儿挡了灯影。”这说明贾环根本没有好好抄经,而是假借王夫人的宠爱,横挑鼻子竖挑眼地跟丫头们过不去。“众丫鬟们素日厌恶他,都不答理。”这种大家族里的丫头也非常势利,她们也都欺负贾环。只有彩霞和他比较好,就趁王夫人不在身边的时候,悄悄地跟贾环说:“你安些分罢,何苦讨这个厌那个厌的。”彩霞当然是一片好心,可你看贾环的反应,他马上就说:“我也知道了,你别哄我,如今你和宝玉好,把我不答理,被我也看出了。”大家发现没有?他永远的敌人就是宝玉,在宝玉面前,他既不漂亮,也不聪明,还得不到别人的爱。他最大的痛苦就是有宝玉这样一个哥哥,卑微使得他心中的痛苦一直在滋长。彩霞很生气,咬着嘴唇,在贾环头上戳了一指头,说道:“没良心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卑微者常常会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别人,因为缺乏自信,他总认为别人对他的好是假的。
他们正在说话,“凤姐来了,拜见过王夫人。王夫人便一长一短的问他,今日是那几位堂客,戏文好歹,酒席如何等语。说了不多几句话,宝玉也来了,进门见了王夫人,不过规规矩矩说了几句”,因为过去儿子见母亲有很严的规矩,一定要请安。讲了几句话后“便命人除去珠额,脱了袍服,拉了靴子,便一头滚在王夫人怀里”,这是非常鲜活的句子,这个小孩一定是非常受母亲宠爱的,可是大家不要忘记,贾环此时就在旁边,他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连他的亲生母亲,见他都是兜头就骂。不细看你可能不了解贾环的痛苦在哪里,作为一个弟弟,看到哥哥一头滚在妈妈怀里,而你自己却从来没有被这样宠爱过,这是多大的痛苦!
我们看下面的描绘:“王夫人便用手满身满脸去摩挲抚弄他,宝玉也扳着王夫人的脖子说长说短的。”在旁边抄经的贾环心里肯定七上八下的不是滋味,他认为所有人都把注意力放在宝玉身上,从来不曾宠爱过他。王夫人说:“我的儿,你又吃多了酒,脸上滚热。你还只是揉搓,一会闹上酒来。还不在那里静静的倒一会子呢。”说着就叫人说拿一个枕头来。宝玉听了,就在王夫人的身后倒下,又叫彩霞来替他拍着。“宝玉便和彩霞说笑,只见彩霞淡淡的,不太答理”,有没有感觉到彩霞真的很懂事,她是唯一知道贾环心事的人,她知道自己如果跟宝玉太好,贾环会吃醋,她去拍宝玉睡觉是王夫人的命令。可是宝玉跟她说笑,她就不爱理他,两眼只向贾环的地方看。这是很动人的描写,彩霞眼睛一直盯着贾环,意思是我是跟你在一起的。宝玉就拉着她的手说:“好姐姐,你也理我理儿呢。”小孩子常常会争宠,宝玉就觉得你为什么一直看贾环,你也对我好一点嘛!“彩霞夺手不肯,便说:‘再闹,我就嚷了。’”这简直有点义正词严了。
“二人正闹着,原来贾环听的见,素日原恨宝玉。如今又见他和彩霞厮闹,心中越发按不下这口毒气。”注意“毒气”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