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
《红楼梦》在二十回以后,作者就开始把重点放在一些卑微者的身上。这个卑微不光是没有权力、没有财富,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没有身份,完全处于被忽略的状态。在二十五回里我们将看到这些卑微者的反扑。
二十五回的真正主角是这部小说里不常出现的人物马道婆。台湾民间至今还有这样的人,一旦你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人生病了,或是遇到车祸了,她就会来帮你念咒。说起来这好像是迷信,可是人很奇怪,在碰到左右为难或者迫不得已的事情时,往往会求助于这种人,所以马道婆们在民间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和富贵人家之间有一种互相依赖的生存关系。之所以说互相依赖,是指富贵人家因为心灵上的空虚,或者信仰上的不确定,也需要马道婆这样的人。
贾家除了像红玉这样的丫头以外,还有一些被忽视的人物,比如宝玉的弟弟贾环,就是个连跟丫头赌钱输了都会闹的孩子。过去富贵人家的公子出手却很大方,可是贾环一是身上没有钱,二是总觉得大家都看不起他,所以才会显得委琐。
二十五回里对贾环的描写也是最精彩的部分。本来中国古代原配夫人必须要具有一种气度,就是不管丈夫跟任何女人生的孩子,都应该当成自己的孩子,因为这个孩子是这个家族的子嗣。贾环虽是庶出,也等于是王夫人的孩子,但平常王夫人只心疼宝玉,根本不怎么搭理贾环。
作者是在养尊处优的环境里长大的,却能看到卑微者的痛苦,并着意地去写这些人。很多人会误解,认为二十五回是对贾环的讽刺,表面上看,贾环是一个长得既不漂亮也不聪明、性格古怪的小男孩。可作者一直强调他被忽略、被冷落,也因此一直无法建立自信,这种伤害往往是终生难以弥补的。
当宝玉一回来就滚在王夫人的怀里,又去逗唯一对贾环不错的丫头彩霞时,贾环的心中就有了恨和嫉妒,终于发展到把桌上的油灯推倒,想把宝玉的眼睛烫瞎。看到这里,我们会很悚动,卑微者没有被安抚的心会变成很强大的报复,作者写的是个人,我们却可以从此看到整个社会,一个社会当中强弱的差距太大的时候,就该注意弱者的反抗了。而且卑微者的反扑,常常会不计后果,具有很强的毁灭性。
作者是从非常宽容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的,因为他就是宝玉。作为宝玉能够看到贾环的痛苦,是件很了不起的事。他深切感受和体贴到了这个庶出的、一直没有得到过认可的孩子的卑微,才会这么仔细去写他心里的恨和他的报复。
就在这个时候马道婆来了,就用手画了一大堆东西,然后念咒,说:好了,没事了。看到这样的描写大家一定会说,贾家这种高知家庭,怎么会相信这种东西。可就算在今天,人在无可奈何的时候,马道婆们还会出现。你根本不知道她念的、画的是什么,只是觉得心安了。
接着马道婆就开始由此向贾母索要供养,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都聪明得不得了,深晓怎么从别人身上弄到可以养活自己的钱来。
我一直觉得庙宇文化值得好好研究。直到现代它跟全社会的政治、经济之间还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你揭发它内部组织也好,批判它的迷信愚昧也罢,它都一直存在着。当一个社会缺乏正面信仰的时候,人们就会把所有对生活中发生灾难的不安,都寄托在求助这些东西上。
我觉得二十五回里写得最好的角色就是马道婆,活脱脱的一个民间庙宇的代表人物。她有一种能力,可以弄到很大的社会资源。文艺复兴以后,西方大部分的民间资源会支持慈善事业,或者做一些文化事业。可是我曾看到一篇社会学的论文,认为台湾当今社会的大部分资源还是流入了庙宇和教会,这是个很特殊的现象。
古代的贵族家庭少不了马道婆这样的角色,当他们对自己拥有的财富和权力感到不安的时候,就会供养这样的人。西方在文艺复兴以前也卖赎罪券,就是你做了什么坏事,花钱买一张券就可以赎罪了,这个券是按照罪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