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这个时候送了三千两银子的利银来。你看,凤姐已经把三千两银子放高利贷了,人家把利息送来了。可以看出,后来王熙凤的胆子越来越大,不但包揽诉讼,还放高利贷,人性不自觉的贪欲慢慢地呈现出来了。
老尼连忙答应,又说道:“既如此,奶奶明日就开恩,也罢了。”意思是你明天就赶快处理一下这个事情。凤姐道:“你瞧瞧我忙的,那一处少了我?既应你了,自然快快的了结。”凤姐讲这种话的时候是最得意的,宁国府需要她,荣国府需要她,办丧事别人都走了,她还要留下来继续办事情,显得她多么重要。老尼道:“这点子事,在别人的跟前,就忙的不知怎么样,若是奶奶跟前,再添上些,也不够奶奶一发挥的。只是俗语说的‘能者多劳’,太太因大小事见奶奶妥帖,率性都推给奶奶了,奶奶也要保重金体才是。”老尼姑开始拍马屁了,给她一个漂亮的赞誉“能者多劳”。大家发现没有,老尼姑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庙里香火盛跟她的做人有关,她懂得怎么去弄钱,怎么去把人弄得服服帖帖的,特别会讲好听的话。
“一路话,奉承的凤姐越发受用,也不顾劳乏,更攀谈起来。”每个人都爱听好话,而好强的凤姐尤其如此,她要别人捧她,她要别人看到她做事的能力。可是我们看到,所有人最大的优点、最能干的部分,恰恰也是她的软肋,老尼姑利用了她的致命伤。人是很难做到非常清醒的,凤姐虽然聪明,可是在这个时候,她完全感觉不到老尼姑给她设了一个圈套,她一下子就掉进去了。
作者写到此又开始像电影里的剪接了,又切回到秦钟和智能儿。在十五回的后半段有两条线,一条线是净虚和凤姐,一条线是智能儿和秦钟、宝玉,两条线在同一个时间交替进行。为什么要交替?多读几次《红楼梦》,我们最后肯定会问,作者为什么要把凤姐和净虚,智能儿和秦钟这两段完全不相干的内容放在一起?一个是司法案件,一个是情欲错乱,怎么会在一起讲?作者要写的是同一个东西,就是人不自觉的欲望。秦钟不自觉的欲望,凤姐不自觉的欲望,都在这个时候萌芽。他们不知道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甚至连修行中的净虚也不知道,最后都犯了大错。在一个土馒头里谈人世间的占有、欲望,包括秦钟马上就死到临头了,还玩得不亦乐乎,可见《红楼梦》的警醒时刻都在。
这时人们已完全忘了秦可卿,也忘了丧事。丧事好像一个嘉年华,晚上就有人在庙里胡搞起来了。“谁想秦钟趁黑无人,来寻智能。刚至后面房内,只见智能独在房中洗茶碗。”小尼姑很苦的,尤其是从穷人家卖过来的话,要不断劳作。智能儿大概也很想脱离这个地方,因为她从早到晚一直在忙,前面提到她和秦钟讲两句话就被智善叫去做事情了。
“秦钟跑来,便搂着亲嘴。”作者的描写很大胆,尤其在那个年代。我们会觉得,这样写好像是对佛门不敬,怎么能写他们在尼姑庵里做这样的事情?可是作者早已看穿了人性,反而没有任何隐讳。其实历史上此类事很多,唐玄宗爱上寿王妃,是公公爱上了儿媳妇,后来寿王妃出家,住在道观,然后唐玄宗重新把她娶进宫来,就是杨贵妃。唐太宗驾崩后,武则天做了尼姑,高宗跟她有私情,又把她接出来变成妃子。作者太了解人性,也太了解当时上流社会的真相。在上层社会里,所谓的佛法就是一个仪式,并不是真正的清修,这些现在读来也蛮触目惊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