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糊里糊涂,不知道你赞美一个人的敌人时,这个人就开始痛苦了。金桂道:“既这样说来,‘香’字竟不如‘秋’字妥当。”注意一下,“秋”是有一点贬义的,当然有残败的意思,也是在暗示秋菱就要被她整死了。香菱的生命曾经散发过青春的香味,是在黛玉、宝钗的鼓励中释放的,但现在她要进入一个秋的季节。“菱角、菱花皆盛于秋,岂不比‘香’字有来历些。”有没有发现她是在跟宝钗比较,表示她更有学问、更有知识,百科全书读得比较多。我刚提到知识很容易让人自大,知识只有在变成生活经验的时候,才会让人谦虚。带着知识走到民间,常常会觉得知识的无用。夏金桂跟香菱在此形成了明显的对比,现在常常在知识领域碰到这样的人,知识变成障碍、变成偏执、变成卖弄跟自大。

香菱笑道:“就依奶奶这样罢了。”有没有发现香菱的每一步都是柔软的,而且不是做出来的柔软,对她来讲这只是使自己从悲哀的狭缝里变得宽阔起来的智慧,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只是对方对此并不了解,两个人形成了非常有趣的对比关系。“自此后遂改了‘秋’字”,后面加了淡淡的一句:“宝钗亦不在意。”这句话很有趣,作者讲了这句话,就表明宝钗知道夏金桂想干什么。可宝钗根本不去理会这种事。宝钗的格儿当然跟夏金桂不一样,她是可以放到十二金钗里的,作者觉得很遗憾的是,夏金桂是不值得放进格儿里来讨论的,因为这个生命太自闭了。

下面就讲到了薛蟠,他在《红楼梦》里一直是个有趣的角色,抢香菱做妾、包养学弟……所有的行为都是证明只要我想要的都能到手,到手以后就觉得乏味,他唯一留恋得比较久的只有一个柳湘莲,就是因为一直没能到手。小孩子玩玩具的时候,一直去抓新玩具就蛮麻烦的,因为他没有办法让一个东西在手上停留得久一点,这个习惯会影响到他以后的人际关系。“只因薛蟠天性是‘得陇望蜀’的,如今得娶了金桂,又见金桂的丫环宝蟾有三分姿色,举止轻浮可爱。”“轻浮可爱”四个字用得真好,夏金桂是大家闺秀,很难轻浮,但陪嫁丫头是可以轻浮可爱的,就是可以在综艺节目里窜来窜去的小女孩。我们知道性的追逐跟情感的追逐非常不同,性的追逐是非常猎奇的。薛蟠从他的青少年时代起,这方面的欲望就一直被怂恿。所以才娶了金桂,“又见金桂的丫环宝蟾有三分姿色”。才三分,我们觉得至少也得有七分吧,所以我觉得薛蟠真的蛮惨的,他永远在拣那些奇怪的东西来玩赏。

可他为什么想得到宝蟾?只是因为宝蟾是夏金桂的陪嫁丫头,而夏金桂又非常凶悍。从心理学上讲,薛蟠就是对不太容易得到的东西感兴趣,因为夏金桂的阻隔使他不太容易偷到手。其实贾琏也是如此,他连厨房的鲍二家的都拉到床上去,那个大概连二分姿色都不到,就是因为王熙凤管他管得非常严。这种男性的心理学有趣极了,假如你真的把宝蟾给她,他可能一点兴趣都没有了,他要的就是偷情的那个快乐。以前看过费里尼的一个很有趣的电影,其中的男主角总是在性无能的状态,后来他发明了一个方法。他们住在公寓楼的高层,他就从客厅的窗户爬出去,看到底下简直快要晕眩死了,但爬到他太太的卧房时,忽然觉得好兴奋。小时候看那个电影不太懂,最近又看了一次,才觉得好棒!其中有对人性的巨大讽刺,他只有在扮演了不是丈夫的偷情角色时才能兴奋起来。

薛蟠对这个“三分姿色,举止轻浮”的宝蟾有了兴趣,“便时常要茶要水的故意撩逗他”。注意还没有发生什么事,只是要喝茶、洗脸都叫宝蟾。可他知道夏金桂一直在监视,于是格外有兴趣,所以禁忌常常是引发犯规的重要原因。

“宝蟾虽亦解事,只是怕金桂,不敢造次,且看金桂的眼色。”

夏金桂聪明得不得了,很快就发觉丈夫在勾引自己的陪嫁丫头,她当然要爆发,可她也是有点心机的人。“金桂亦颇觉察其意,想:‘其意正要摆布香菱,无处寻隙。’”有没有发现,香菱很高兴薛蟠娶了夏金桂来,可夏金桂觉得香菱就是眼中钉。但因为香菱太柔软、顺从了,想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