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另一个娇生惯养。可是真正能看到美的是香菱,而不是夏金桂。最后香菱特别告诉夏金桂说:所有的生命一旦得了风露,它会有一股清香,令人心神爽快。可见美不是知识,而是一种生命状态,能不能感受到那个美,使它变得越来越丰富,是人的一种福气。有时候就是一个路边的小贩,卖的食物根本值不了多少钱,可当他告诉你,他是如何精心制作食物的时候,开心得不得了。相对来讲,一个大企业家在职场里可能极度不快乐,因为他无法感受到一个生命丰富起来时的那种快乐。
我认为香菱跟夏金桂这段对话,对曹雪芹来讲也是个巨大的忏悔。因为他的家族经历四五代的富贵之后败落了,他才有机会走到民间,之前作为王公贵族,他吃的食物讲究到什么程度大家都知道。那个茄鲞刘姥姥根本吃不出茄子的味道,其实那道菜也是绝妙的反讽,茄子做到没有了茄子的味道,其实也蛮可怜的。所以我相信这是作者后来的真正领悟,流落街头的曹雪芹,开始发现原来富贵、贫贱原来很平等,在富贵当中根本尝不到的茄子的味道,穷困中人反而能尝到。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两种生命状态,他没有去评判哪个好哪个不好,只是领悟到了一种不含任何偏见的平等。
今天比我年轻很多的e时代的孩子们,大概没有机会像我的童年那样扒开扶桑花的根去吸那个蜜,也没机会去闻刺桐花和泥土里刚挖出来的荸荠的清香。那个时候真的没有什么食物,但你会努力地在宇宙、天地之间去寻找你觉得美好的气味和食物。现在很感谢童年的时候曾经接触的那些田野间的气味。我曾跟很多朋友说,你不知道刚刚拔起来的小白笋香到什么程度,直接用水洗洗就这样生嚼着吃,还有在竹林里偷偷瞒着大人烤的番薯香。那就是香菱讲的令人“心神爽快”的清香,是宇宙中生命力的组成部分,可惜夏金桂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个部分。
对话到了这个程度,夏金桂已经把自己的围墙筑好了,她感觉香菱是在进攻这个围墙。如果这个围墙倒掉,夏金桂就能走出来了,但她选择的方法是把围墙筑得更厚、更高。她就辩驳道:“依你说,那兰花、桂花倒香的不好了?”有没有发现夏金桂的不快乐是因为她一直在比较,其实香菱一直没做任何比较。这个对话我们也应该有很多反省,因为我们也常常会掉在这个陷阱里,总是在排名次。其实人世间,美是生命的各自展现过程,只有它是无法排名次的。
“香菱说到热闹上,忘了忌讳,便接口道:‘兰花、桂花的香,又非别花之香可比。’”如果说兰花、桂花不香,那香菱的悟性也不够高,可是她说兰花、桂花也很香,只是不一样。这个不一样的香是在美学的领域中最难理解的。而这里的“忘了忌讳”是说,她忘了之前夏金桂有令,不能在她面前提到桂花。因为讲得高兴,想要跟夏金桂分享她的愉悦,不经意就把“桂”这个字讲出来了。“一句未说完,金桂的丫环名唤宝蟾者,忙指着香菱的脸儿说道:‘要死,要死!你怎直叫起姑娘的名字来!’”这句话现在读的话,很多读者不太懂,怎么十几岁的女孩子还会有禁忌,这不是白色恐怖吗?其实在所有的威权里都含有这个成分。
“香菱猛省了,反不好意思,忙赔笑赔罪说:‘一时说顺了嘴,奶奶别计较。’”有没有发现香菱是一个非常柔软的生命,她一旦意识到犯错,马上就道歉。这里的柔软是说,她觉得只要能让别人顺心如意,她随时都愿意配合。《红楼梦》里香菱被折磨是我们最不忍的,因为她始终处于最柔软的状态。作者一再提到香菱,是想让我们看到社会中地位最卑微的人,才有机会看到伟大和美丽。如果你把自己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伟”跟“大”就只能都是你自己。
夏金桂是个蛮有城府的人,心机颇深,不像宝蟾那么直接,尽管对香菱极度不满,但仍很隐蔽。“金桂笑道:‘这有什么,你也太小心了。但只是我想这个“香”字到底不妥,意思要换一个字,不知你服不服?’”其实我们知道她是一定要换的,她根本就已经把自己当成女王了,这里是假意的民主。香菱哪能说不服,忙笑道:“奶奶说那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