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削肩膀、眉眼之间都像林黛玉,显得太聪明、太灵巧了。而宝钗则是聪明到极点,表面上却永远是端庄宁静的,因此能躲过所有的灾难,这里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母亲的潜意识。

“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因同老太太走,我不曾说得。后来要问是谁,又偏忘了。今日对了坎儿,这丫头想就是他了。”王夫人说不喜欢晴雯的狂样子,大家知道晴雯的脾气很大,但大家仔细想想,其实晴雯每一次发脾气都是因为她觉得事情不合理。记不记得那次坠儿偷了虾须镯,别人都想不声不响地把坠儿赶出去算了,只有晴雯忍不住把坠儿的手抓过来拿针去戳,意思是你怎么能这么不自尊?坠儿可能会永远恨晴雯,其实晴雯口快心直、古道热肠,她才是最关心坠儿的那个人。如果大家把有关晴雯的文字都找出来,就会发现晴雯像一块烧红的炭一样,随时会爆起来,一个社会中如果没有了这样的人,大家都做好好先生,是很糟糕的。可是在王夫人眼里,她骂人能骂到那个样子,好狂啊。有没有发现,王夫人每次都是先入为主,刚才是认为王熙凤有绣春囊,现在讲的是晴雯。这个主人的耳根子太软,底下人一进谗言,她便认定“就是她了”。

凤姐道:“若论众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论举止言语,他原轻薄些。方才太太说的倒很像他,我也忘了那日的事。”在王夫人和王善保家的眼里,晴雯的水蛇腰、削肩膀、骚眼睛都是道德批判。而凤姐此刻扮演的角色就很有趣,她比谁都更了解晴雯是个很好的丫头,但她并没有想出头维护她,她只是说:我承认这些丫头里长得最漂亮就是晴雯。注意,她没有说漂亮是否有罪。大家要琢磨作者语言的分寸,王熙凤还不至于像王夫人那么糊涂,可是王善保家的再加上个王夫人,晴雯已经翻不了身了。

“王善保家的便道:‘不用这样,此刻不难叫了他来,太太瞧瞧。’王夫人道:‘宝玉房里常见我的,只有袭人、麝月,这两个笨笨的倒好。’”这是一句了不起的话,作者是在反讽主流文化对人才的扼杀,一个文化最后之所以会既没有创意,也没有创新人才,就是因为大家都认为笨笨的倒好。“若有这个,也自然不敢来见我的。我一生最嫌这样的人,况且又出来了这事。”这其中也有一份贵妇人的压抑,她对所有长得漂亮的女性都极其排斥。有时候很偶然地看到一个足够自信的女性,对自己的丈夫说:你看那个女生有多漂亮的时候,你会觉得她是异类,因为那个赞美里充满了自信、自然,没有道德批判的介入。可惜的是,很多时候美都是跟道德纠缠在一起的。

王夫人的话越来越不堪入耳,她说:“好好的宝玉,倘或被这蹄子勾引坏了,那还了得!”大家仔细玩味一下这句话,一个母亲竟然在大庭广众能这样说话,她从来没想到儿子也可能会去勾引别人。《红楼梦》这本书完全可以用来做心理学的研究,为什么这个母亲在这种时候会说出这样的话?

“因叫自己的丫头来,吩咐他:‘到园里去,只说我说的话,叫他们留下袭人、麝月伏侍宝玉不必来,有一个晴雯最伶俐,叫他即刻快来!你不许和他说什么!’”王夫人就要开始赶人了,她认为麝月、袭人都笨笨的,所以她们两个留在宝玉身边没有关系。我们看了都会偷笑,因为那个笨笨的恰好是勾引她儿子的,或者说被她儿子勾引上的。我们也许不应该用她的语言,我想青春期的男孩、女孩之间应该是互相吸引,“勾引”已经是一种偏见了。

“丫头子答应着,走入怡红院,正值晴雯身上不自在,睡中觉才起来,正发闷,听如此说,只得随了他来。”晴雯真的很倒霉,因为生病的时候仪容没有平常那么讲究。“素日这些丫环皆知王夫人最恶乔妆艳饰、语薄言轻者,故晴雯不敢出头见王夫人。今因连日不自在,并无十分妆饰,自为无碍。”晴雯平常非常爱美,记得前面医生来给她看病,两个长长的指甲用凤仙花染得红红的。可是她也很聪明,觉得爱美是自己的事,不能在王夫人面前露出来。我反复强调《红楼梦》一直在探讨的那个主流文化回避的问题:为什么一个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