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一段很有趣,能看出薛蟠这个小男孩心里有很多诡计。

薛蟠进京,可以住在姨妈家,或者住在舅舅家,可他很怕住在这两家,因为他进京是要去玩的。他就跟妈妈讲,他们家在京城有好几栋房子,这么多年没有人住,大概被那些托管的人私下里租给别人了,他想先快马到京城里去打扫一下,再接妈妈过去。这是小男孩的一个诡计,因为陪着妈妈和妹妹会很不自由,他自己一个人走,路上还可以玩,先到的话妈妈也管不了他,他也不用再住在舅舅家或姨妈家,没有亲戚来管他。

本来他入都的时候,想一定住在舅舅家。可是他在半路上忽然听到了一个消息:“忽闻得母舅王子腾升了九省统制,奉旨出都查边。”九省统制是非常大的一个官,是最高的中央大员。奉皇帝的命令要到边疆去查边防。这样的官一出去,几个月都回不来。薛蟠心里很高兴,他知道自己刚闹出了人命官司,舅舅在的话一定要骂他。在传统社会,父亲不在了,通常都是舅舅代替父亲的身份。“薛蟠心中暗喜道:‘我正想,进京去有个嫡亲母舅管辖,不能任意挥霍;如今却好升出去了,可知天从人愿。’”这就是小男孩的心眼。

他母亲也很聪明。她很了解自己的儿子,刚刚闹出人命官司,一到京城里就更不得了。所以很希望他能够被管束,可她又知道自己管不住儿子。她就想,如果住在舅舅家、姨妈家还有人可以管他。她说:“咱们这一进京,原该先拜亲友,或是在你舅舅家,或在你姨娘家。他们家的房舍极是便宜,咱们先去寄住,再慢慢的着人去收拾,岂不消停。”这里的便宜是指房子很多,很宽敞,根本不在乎我们去住。薛蟠道:“如今舅舅正升了外省去了,家里自然忙乱起身,咱们这工夫反一窝一块的奔了去,岂不没眼色些。”这完全是薛蟠的语言,薛蟠讲他自己一家人叫一窝。作者很了不起,每一个人讲话都符合自己的身份。薛蟠是跟不良少年一起混大的,一开口就是很粗俗的俚语。

妈妈说:“你舅舅家虽升了去,还有你姨娘家。况这几年来,他们常常捎书来,要咱们进京。”薛姨妈和贾政的太太王夫人是亲姐妹,一起长大的。姐妹出嫁后,见面的机会很少。姐妹的情感又很亲,所以薛姨妈很想住在王夫人家里,也就是贾家。她说:“如今既来了,你舅舅虽忙着起身,你贾家姨娘自必苦留。咱们且忙忙收拾房屋,岂不使人见怪?”

下面妈妈就讲出薛蟠真正的心思,她说:“你的意思我也知道,守着舅舅、姨父处住着,未免拘束,不如你各自住着,任意施为。”妈妈是知道他的心思的。母子对话非常有趣和亲切。我一直觉得亲子之间的关系是文学上最值得写的东西,其中既有一种亲情,又有一种防范。薛姨妈疼儿子,可又知道儿子不学好,干脆把他的心思讲出来,最后又将了他一军:“既然如此,你自去挑所房子去住。我和你姨娘、姊妹们别了这几年,却要厮守几日,我带了你妹妹投你姨娘家去,你道好不好?”当然薛蟠不可能这样,因为他再坏也知道要照顾妈妈和妹妹。毕竟爸爸死了,他是一家之长,要担起一份责任。所以,“薛蟠见母亲如此说,情知扭不过,只得吩咐人夫,一路奔荣国府来”。

王夫人此时已经知道薛蟠的官司经贾雨村维持了结,就放了心。又见哥哥升了边缺,就有点儿发愁,因为少了娘家的亲戚。女孩子出嫁以后,没有娘家亲戚在身边,常常会觉得孤单。本来她跟哥哥住得很近的,可是现在哥哥要到外省去了。刚好亲妹妹来了,她很高兴,“接出大厅,将薛姨妈等接了进去,姊妹们暮年相见,自不必说悲喜交集”。王夫人和薛姨妈两个人当时四十几岁,从十五六岁结婚以后就没有见过面,久别重逢,两个人谈了很多往事,又哭又笑。“泣笑并见,叙阔一番。忙又引了拜见贾母,将人情土物各种酬献了。合家俱厮见过,忙又治席接风。”见亲戚是非常麻烦的,每一个人都要送到礼,而且哪一个人重,哪一个人轻都要分得清楚明白。贾府这边则要置席给薛姨妈一家接风洗尘。

薛蟠已见过贾政,贾琏又引着拜见了贾赦、贾珍等。贾政就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