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说,你也回家半个多月了,想货物也该发完了,同你作买卖去的伙计们,也该设桌酒席请请他们,酬酬劳乏才是。”

你可以看到这种周到,其实里面是一个企业的管理观念。今天一个企业成功,绝对是能跟员工有共同分享的东西。我们民间俗语常常说,你吃肉,我至少也喝点汤吧。这个民间的俗语也是一个智慧,就是说如果你让人家觉得一点好处都没有,都是你们的好处,这个事业迟早要垮掉。从政府的管理到企业的管理,都是如此。

薛宝钗提醒的这个东西,林黛玉绝对想不到,因为林黛玉家不做生意,宝玉也不会懂。王熙凤的父辈是九省统制,她是官僚家族,所以王熙凤厉害,可是王熙凤不够周到。商人家族是最周到的,因为在做生意的过程里面,一定是利益均沾,让别人一点都不拿,迟早要出事。薛宝钗懂,是因为这个家族是皇商,一个从事贸易的商人家族,才会这样。

西方的资本主义建立起来,从工人工作十四到十六小时,没有退休金、没有分红制度,到今天,西方的资本主义经过修正,跟社会主义之间有一个平衡,所以劳退制度各方面建立得非常完备。台湾这几年其实一直在学这个东西,慢慢要过渡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就是资本家投资之后,要想到如何让这个利益跟大家能有一个分享。独占性的东西在商业上是危险的。

我们看到,薛宝钗这么早就有这样的观念,所以有时候我很想用宝钗来写近代中国的商业观念。可是后来这种商业观念并没有成熟,中国传统的政府其实一直怕商业,一直防堵商业,而西方的文艺复兴就在讲商业、讲企业,这使得西方后来在明清之际超越了东方,因为它的资本主义发展成熟了。

下面有一部分我比较希望大家注意到,就是薛姨妈讲:“他们固然是咱们家约请的吃工食劳金的人,倒底也算是客,又陪着你走了一二千里的路程,受了四五个月的辛苦,而且在路上又替你担了惊怕沉重。”注意“工食劳金”这几个字,他们就是按时间打工拿劳动薪水的。对这种劳动者不要认为说,我用你已经是给你利益了,如果有这样的观念,最后可能会有一个暴动,因为他们没有被公平对待。除了物质上要得到利益,精神上也没有被歧视,这两个部分,大概是社会阶级间不冲突的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