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严锡正:“左相觉得这篇文章好在哪里?”
严锡正显然很赏识这位贡士,目光矍铄地道:“试题考的是如何防止骠国进犯,大多数考生都是从加强云州边防着眼,该生却从提升全国国力开题,十道国策句句鞭辟入里,后又论及云州民治与边防,所献计策条条切实可行,皇上,这等上可治国下可治州治军的贤才,臣等一致认为今科状元非他莫属!”
兴武帝终于忍不住,对着桌上的试卷大笑起来。
神色自若旁听许久的小公主也笑了,朝八人拱手道:“纵使我不能真的当这个状元,能得左相与诸位大人如此高看,我也心满意足了。”
严锡正八臣:“……”
严锡正不信邪地撕开试卷旁边的弥封,就见上面赫然写着该贡士的名字:秦灵微!
【作者有话说】
呜呜,明天肯定肯定写到重逢啦,今晚先让小公主开心一把!
100个小红包,明天见~
87 · 087
谁能想到年仅十五岁的小公主不但参加了殿试,竟然还得了榜首?
至少亲自选出这位榜首的八位读卷官都没料到会是这个结果。
可选出来就是选出来了,严锡正的夸词也是另外七人夸过的,如果此时因为该“贡士”是小公主就转而否认小公主的才华,否认八人读卷的公正与选才的眼光,且不说把小公主视为掌上明珠的兴武帝会怎么想他们,六位文官重臣与两位德高望重的大学士都做不出此等自毁清名、气节的事。
在兴武帝尚未止住的愉悦笑声中,右相戴纶等人依次上前确认严锡正手中之前被掩盖的该“贡士”的名字,短暂确认的功夫,有几位大臣便已经镇定下来,想到了应对之词。
吏部尚书杨执敏先夸了一番小公主已经得了王字七分神韵的行书:“殿下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妙笔,难怪臣等竟无法根据字迹辨认殿下的试卷。”
杨执敏既是开国功臣,亦是父皇恩师家的子嗣,庆阳待他也是敬重的,简单调侃道:“其实历朝书法大家流传下来的真迹与刀剑一样,人人可仿可学,又哪里分男女呢,不过既然世人眼中已经有了偏见,连诸位都不能免俗,我也只好故布疑阵了,以免诸位看在父皇的面子上故意抬高我的名次。”
杨执敏颔首道:“殿下所言甚是,是臣等狭隘了,不过殿下见识深远才如星辰,当此榜首乃是实至名归,又何须臣等故意奉承。”
右相戴纶:“是啊,可叹臣等还十分自得为皇上选出了一位大才,不料这大才居然是皇上亲自栽培出来的,倒叫臣等与天下名师汗颜了。”